background image

 

3、2010-2013 年垃圾收集转运车及中转设备理论市场容量
 
           20 世纪 80 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城
市建设日新月异,城乡一体化和城市集群化的格局逐渐显现,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日益
受到政府重视,除了投入大量的财政环卫专用资金,还鼓励环卫装备生产企业通过融资、
贷款等方式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很多企业通过与国际领先企业合作,引进先进技术,不
断加大对环卫装备产品研发及创新力度,由此促进了城市垃圾收集、转运及处理装备的较
快发展,同时改变了传统的垃圾收集转运模式,由人工收集转运向半机械化发展。近年来,
大城市的人工收集转运垃圾的比例大幅下降,机械程度显著提高,带动了环卫装备制造
业之垃圾收集转运车及垃圾中转设备的旺盛需求。
依据我国经济的发展程度及人均垃圾的产生量等因素,可将转运方式分为三个阶段,见
图表 3。第一阶段为 2010-2013 年,第二阶段为 2014-2016 年后,第三阶段为 2017-2020 年
后。

 

图表 3 三个阶段运送模式

转 运 模

2010-2013 年

2014-2016 年

2017-2020 年

直运

32%

47%

71.50%

转运

68%

53%

28.50%

以现有各车型的配比情况为基础来建立数学模型,其中,人力车运送 24%的垃圾,不带
压缩的垃圾收集车运送 30%,压缩式垃圾车运送 46%。由模型算出各车的转运系数,接着

采用公式 各种设备的台套=日产垃圾量*该设备的转运系数/该设备的日工作能力(装备的
日工作能力=装备载重负荷*每日满载次数)”计算所需台辆,然后用每种车或设备的数量
乘以其近年平均单价,最后推算出 2010-2013 年垃圾收集转运车及垃圾中转设备的市场容
量,这里称为理论市场容量。2010-2013 年的垃圾收集转运车的理论市场容量分别是
2,228,127 万元、2,254,044 万元、2,280,164 万元和 2,306,489 万元,垃圾中转设备的理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