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光禄古镇位于姚安县城北部,地处北上大姚、攀枝花进入四川和南下沟通滇西滇中之
要冲,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2004

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 省级历史文

化名镇 ,2005

年被列为 重点开发建设型的特色旅游小镇 。

   光禄 原为官职名称,宋代大理国国相高泰明还国于段氏,被封为 晋秩银青光禄大

夫 。后裔高泰以讨平沙定洲、吾必奎之乱有功,又辅佐南明永历帝,任 光禄少卿 。后人

将高氏 光禄 之官职称谓与地名相通,光禄遂成地名。

  有 3000 多年历史的光禄古镇,是古代姚安乃至滇中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这

” “

一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名镇,素有 七朝古衙 和 边陲名郡 之誉。汉唐
时期,光禄称为旧城。西汉于公元前 109 年设弄栋县,城址就在今光禄旧城村。唐代设姚

州都督府,管辖今滇西、川南、黔西大部地区,为治滇重镇,史称 三川之门户,南诏之中

枢,滇中之锁钥 。唐代天宝战争后,光禄成为南诏的弄栋节度。宋代为大理国的统矢府,
是大理国的八大名府之一,大理国后期又称白塔街。元朝升为姚安路,设置姚安路军民总
管府。明朝改设姚安军民府总管府,光禄成为路、府治所。清初沿袭明代建置,至雍正七年
(1729 年)

实行 改土归流 ,裁府归州,隶属楚雄府。

  光禄古镇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涌现了高 映、赵子骧、马驷良、赵鹤清等名人学士。

?

高 映是我国著名学者,学识渊博,一生著书

?

80 余部;赵子骧文武双全,才智过人;赵赵

清书画精湛;马驷良书画、音乐造诣精深。繁盛 700

多年的高氏家族,曾有 九爽七公八宰

相,三王一帝五封侯 的富贵繁华。

  光禄古镇文物古迹众多,有始建于唐代天祐年间的龙华寺、元代的姚安路军民总管府、

……

清代的文昌宫、民国时期的中西合璧建筑高雪君祠

。古镇的传统民居布局独特,龙华

寺-文昌宫-军民总管府-

“ ”

东关城门,形成一条建筑主轴线,贯穿在 坤 字形的民居街道上,

东、南、西、北 4

“ ” “ ”

关连接四方,形成了呈 坤 字 回 形建筑布局, 四合五天井、走马转阁

楼 的大户民居深藏其中。

  始建于唐天祐年间的龙华寺,至今已有 1000 多年的历史,是云南最古老的名刹之一。
据史料记载,明初最盛时,名僧云集,僧众达 700 多人,是影响广泛的佛教丛林。元朝兴

起的 龙华会 至今不衰,已成为当地盛大的民族传统文化节日。2006 年,龙华古寺被国
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光禄古镇文化旅游产业,姚安县围绕 依山造势、一带两点 的
城镇发展格局,先后完成了《光禄小集镇总体规划》修编、

《光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整

治规划》和《姚安县光禄古镇旅游规划》,确定了光禄古镇开发建设 中国福地·

福禄之城

的基本定位,以历史文化、佛教文化和府衙文化为主线,以古府衙、古街区、古寺院和民俗
文化为主体,以全方位体验、互动型消费为特色,延续地方历史文化和传统特色文化,打
造具有独特文化形象与旅游内容的精品旅游地和历史文化古镇,通过深度开发建设使光
禄古镇成为展示姚安乃至彝州特色的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