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和安全事故,已受国家限制。油、电主要用于农业机具、工业和交通。至于薪炭林、沼气、太
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则是今后主要发展方向。
  发展薪炭林不仅可提供生活能源,增加农民收,也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
建设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道路。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
发展的决定》(2003 年),将努力发展薪炭林作为林业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
  鉴于薪炭林传统的利用方式是直接燃烧薪柴,其热效率很低,浪费资源,且不利于
环保和储运,因此应提倡将薪柴经技术处理,成为高热效、清洁的固体或气体燃料,或在
当地直燃薪柴发电,以适应国家对新能源发展的要求。
三、积极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
  早在抗日战争年代,我国人民就曾开发利用多种林业生物质能源。我国南方煤炭石油
资源稀少,历来依靠北方及国外供应,抗战中因日寇封锁而货源断绝。但当地亚热带林木
生长迅速,木本油料丰富,因此积极开发林业生物质能源,以替代矿石燃料。例如,普遍
用木炭发动公共汽车;用薪材作铁路蒸汽机车及工业锅炉燃料;用桐油及樟木采伐加工
剩余物,提炼汽车燃油;用乌桕种实制造固体酒精,等等。当时各地涌现了不少开发林木
生物质燃料的企业,为保障战时能源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林产制造化学的学科首创人梁希,抗战时期为重庆中央大学教授,并主持中央
林业实验所林产利用研究工作。他用自己设计的设备,提炼了木煤气、木炭和燃油,使我
国开发林业生物质能源的试验研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近几年来,我国不少科研、教
学单位,为开发利用林业生物质能,积极进行资源调查、能源林培育、生产工艺等方面的
研究工作,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一是开发生物柴油,二是木质燃料发电
和生物质固体燃料制造。我国南方山区可供开发生物柴油的木本油料资源丰富,现有油桐、
乌桕等人工林约 200 万公顷,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尚有小桐子等优良野生树种,可供
建设原料林基地。至于开发木质能源发电和固体燃料,主要是通过培育速生能源林和利用
森林抚育间伐与木材加工等剩余物。
  据林业部门初步规划,力争到 2020 年,全国培育专用的能源林 1300 万公顷,提供
年产近 600 万吨生物柴油的原料和总装机容量 1200 万千万瓦发电的年耗木质燃料。两项
产能量约可占国家生物质能源发展目标的 30%,前景十分可观。
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业能源建设
  大规模开发利用林业生物质能源,各方面都缺乏经验,必须坚持冷静的头脑和科学
的态度,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

(一)全面规划,突击重点。要以人为本,从最有利于农民,最需要发展的地方着手。三

北 等少林柴缺的山区沙区,农民迫切要求解决烧柴问题,应是我国结合生态工程建设发
展能源林首选的重点。其次,南方亚热带山区,木本油料资源丰富,林木生长迅速,应是
我国发展林业生物柴油产业的重点。
(二)科技先行,扎实推进。创建生物质能源产业,必须选用良种,科学管理,集约经营,
向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才有生命力。目前初步选出的能源树种,仍是资源基
数不清,品种良莠不齐,经营管理粗放。新研制的加工工艺和设备如何应用到生产中去,
也有待解决。因此必须组织科技攻关和生产试验,逐步推进。
(三)各方合作,密切配合。要依靠中央与地方、国内与国外的合作,农、林、工、商、税等
部门的配合,才能为林业能源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广阔的市场空间。近日国家林业局与
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签署协议,就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展全方位合作。确定为开发生物

“ —

柴油,共同在滇、川建设小桐子原料林示范基地。从而使 林 油一体化 合作,有了一个
良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