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电磁兼容技术是解决电磁干扰相关问题的一门技术。而电磁兼容设计就是在开
关电源和电子产品设计时设法抑制(消除)电磁干扰,提供开关电源和电子
产品在电磁环境中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近些年来,电磁兼容设计技术的重
要性日益增加,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开关电源和电子设备日益复杂,
特别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混合的情况越来越多、电路的工作频率越来越高,
这导致了电路之间的干扰更加严重,设计人员如果不了解有关的设计技术,
会导致产品开发周期过长,甚至开发失败。第二,为了保证开关电源和电子设
备温度可靠地工作,减小电磁辐射污染,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强制执行电磁
兼容标准,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的国家,电磁兼容指标已经成为法制性的指
标,是开关电源和电子产品生产厂家必须通过的指标之一,设计人员如果在
设计中不考虑有关的问题,产品最终将不能通过电磁兼容试验,无法走向市
场。

大量的调查表明,足够强的电磁辐射,通过生物组织的反射、吸收和穿透作用,
对人体确实有各种明显的危害。对动物的试验发现,电磁辐射能产生病理、生
理和神经效应,如灼伤、影响消化、引起兴奋、痉挛、不安、疲惫、白内障、高血压
等症状。到目前为止,虽然还没完全弄清电磁辐射对人体危害的机理和后果,
但是人类已对人体易受电磁辐射危害的器官,如人体、眼睛、大脑、神经、皮肤
和血液等,以及对生物组织的致热效应和非热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电磁辐
射致病,已经逐步被人类所认识,人类正在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要解决好开关电源适配器的电磁干扰问题,必须从电磁波的产生(干扰源)
和接收(抗干扰,也就是常说的防护)两个方面采取措施。抑制开关电源的传
导干扰和辐射干扰、增强电子设备或电子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使开关电源、充
电器、电源变压器或电子设备既不是电磁干扰源,又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达到 EMC 要求的工作状态。任何电子设备或电子系统不因自身的寄生发射或
电磁泄漏而影响附近的其他电子设备或电子系统的正常运行或形成电子污染,
同时又能在一定工作条件下保持正常工作,既被认为具有电磁兼容能力。

由于电磁兼容性几乎涉及所有的电子设备或电子系统,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开展了积极的 EMC 标准化工作。IEC 中具体负责制定 EMC 国际标准的是第 77
技术委员会(TC77)和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 CISPR。另外,在 IEC 理
事会下特设有一个电磁兼容性咨询委员会(ACEC)的机构,负责对 T C77 和
CISPR 与其他技术委员会(TC)之间有关 EMC 标准的协调。从对电磁干扰采
取措施的方法,将 EMC 标准分为辐射标准和防护标准。辐射标准用于限制电
子设备或电子系统辐射的干扰波。事实上,防护标准则用于提高电子设备或电
子系统对外来干扰的承受(抗干扰)能力。按所包含的内容进行分类,EMC 标
准又可分为基本标准、通用标准、产品标准和专用产品标准几大类。

从开关电源的标签上,我们常见到有 CCC,UL,FCC,PSE,CE,GS,SAA,C-TICK
这些认证符号。CCC 认证属于中国市场的强制性认证,包括安全认证和电磁兼
容认证;UL 认证属于美国市场的安全认证;FCC 认证属于美国市场的电磁兼
容认证; PSE 认证是日本强制性安全认证,用以证明电机电子产品已通过日本
电气和原料安全法(DENAN Law) 或国际 IEC 标准的安全标准测试;CE 认证
属于欧洲市场的电磁兼容认证;GS 认证属于欧洲市场的安全认证,SAA 认证
属于澳洲市场的安全认证;C-TICK 认证属于澳洲市场的电磁兼容性认证。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