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四、两种体系的检查内容差异
从概念角度,保养的范畴要大于点检,点检属于保养的一部分。所以,似乎三级保养体系要
比点检体系更全面。
但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时,却不完全是这样。原因之一就是:点检体系中的点检要比三级保
养体系中的检查细致许多。
这种差别可能来源于日本人与苏联人的某些差别。
日本人体系架构能力稍差,但非常认真仔细,所以,点检体系中的点检项目非常细致,对
点检路线、点检位置的可视化、点检表的放置、点检后的问题跟进都有一套非常规范严谨的制
度。
但三级保养体系严谨性稍差,企业在落实的过程中,往往重视零件更换、紧固等

“重要性工

”,对于检查这种“不太重要”的工作反而重视不足,对于路线本身没有严格而具体的规定。

五、两种体系的人员差异
点检定修体系当中,点检人员是独立于维修人员的,也就是说,点检体系中是三类人:操
作人员、点检人员、维修人员。
三级保养体系中,两类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
点检定修体系中,专职点检人员不仅负责设备检查,还有权利根据检查结果和劣化分析结
果制定(或修改)维修计划。所以点检定修体系中,最核心的人员是点检员。我们可以简单
理解为点检人员有权利调动维修人员。
但在三级保养体系中,停机维修和停机保养是严格按照时间计划进行的,不存在按设备状
态进行检修计划调整的可能性。
六、点检定修体系或三级保养体系的应用
对于新设立的企业,建议采用点检定修体系,这套体系经过日本人的细化和中国的本土化
已经是比较严格、细致、规范化的一

设备管理

体系。

对于已经实施了三级保养体系的企业,如果转轨点检定修体系有困难,建议在进行保养时
将保养表、保养规范再进一步细化,多借用点检定修体系中的工具和方法,增加状态检测和
劣化趋势分析等内容,将整个检查、维修过程进行科学管理和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