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的选择。

” 

  不可否认的是,价格中很可能会有明显的炒作痕迹。业内人士将受当时市场氛围影响的
价格称为

“心理价格”,而与拍卖品使用价值相对应的价格则被称作“实际价格”――一个拍

卖标的的最后成交价应该是这两部分价格之和。

 

  

1998 年成都商界兴起“一元起竞卖”。据当地媒体报道,有人为了一台电视机,从一元

起,一直叫到比一般零售价高出几百元才打住。心理价格远远高于实际价格

――很多人在问:

“这是在买便宜还是在买贵?” 
  由是,人们感到于火爆中保持自已的冷静是多么重要。太平洋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唐先
生对于

“初涉拍海”的新手提出的建议是:不要在间断许久的首次拍卖会上试水,积蓄长久

的购买力会因此刻的强力释放而推高价格。更重要的是适可而止地叫价,设定自已的心理底
线。一个成熟的买家都知道,实惠比面子更重要,懂得放弃才会真正拥有。

 

  

 

  投资还是消费?

 

  

 

  

1981 年 5 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商人经纽约索思比拍卖行主槌,以 530 万美元买走

了毕加索的自画像《约・毕加索》。

1989 年 5 月,此人又以卖主身份,将该画经同一拍卖行

之手,以

4790 万美元脱手,8 年间升值 8 倍多。在英国,从 1951 年至 1967 年,文物艺术品

的拍卖价格远远超过这一时期英国股票价格的上升幅度。于是艺术品收藏被称为

“特殊的有

价证券

”。 

  姚广海司长告诉记者,稀少的东西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更加稀少。艺术品的稀缺性和不可
再生性,使它具有极强的保值功能和升值潜力。鉴于目前的宏观环境,通过拍卖机构进行艺
术品投资,应该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

 

  

“就艺术品拍卖而言,不一定要死盯着名家名品。其实,那些现在名气还不高但质量很

好的中青年画家的作品,是最值得收藏的

──价钱都不贵,有的一二百块就能拿下来。这些

作品升值潜力很大,因为画家在成长,赚钱在将来。

” 

  看来,即使是艺术品拍卖也并不是只有富人才玩得起的

“游戏”。而二手拍卖与老百姓的

距离就更近了。

1998 年 2 月 28 日,在北京兵工汽车贸易公司、北京机动车拍卖中心举办的首

次家庭二手车拍卖会上,尽管拍卖师的热情不很高,仍有近一半的车有了新主人。

 

  记者从北京市拍卖市场了解到,他们拍卖的二手货基本上都是公检法机关上交的罚没
物资。专业人员会在拍卖前对拍品进行调试、检验。如果还有质量问题,拍卖公司也不会袖手
旁观。

 

  不管怎么说,拍卖既可能成为很保险的高额投资,又可以成为很实惠的小额消费。投资
与消费在这里统一起来。但是无论是投资还是消费,人们的经验都需要不停地积攒。善于学
习和小心谨慎的态度,或许正意味着实惠和不被愚弄。正如太平洋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唐先
生所说:

“拍卖也需要从‘小’做起,拍卖更需要的是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