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烧结性能差,烧结收缩率高,易产生裂纹,耐渣铁侵蚀性差,铁口通道容易扩大,出

铁期间炽热的焦炭易喷出,出不净铁,堵不住铁口,影响高炉正常生产。为维护好铁口,

有的采取了加大打泥量,出铁前钻进一定深度烘烤,用小直径钻头钻开等办法,但由

于没有从根本上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效果不理想。

我国的大型高炉一般只设

1 个事故渣口和 1~4 个铁口,铁口每天排出的渣铁量很

多。要满足大型高炉对铁口炮泥的质量要求,必须采用无水炮泥。无水炮泥一般由刚玉、

碳化硅结合氮化硅、焦粉、优质结合粘土等为主要原料,同时配加不同的外加剂,用蒽

油、洗油、焦油作结合剂。这种炮泥由于采用了优质高纯原料,并以碳质原料为结合剂,

其耐渣侵蚀性能良好,可使铁口出铁时间延长,降低出铁次数,但因存在其配料严格,

打泥压力高,成本高,开铁口困难,单次打泥量大

(中小型高炉每次打泥量为 50~70 

kg,大型高炉为 400~500 kg),污染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给生产使用带来不利影响。

1.2 国外现状

国外各主要产铁国家对铁口炮泥的质量都十分重视,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如日本

的川崎、新日铁,乌克兰的耐火材料研究所,美国的伯利恒公司,均设有堵铁口炮泥技

术小组。目前,它们主要是以无水炮泥为主,起初的无水炮泥都是用焦油作结合剂,但

焦油在使用中会产生烟雾,恶化工作环境,影响职工身心健康,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国,

研制出了以树脂为结合剂的无水铁口炮泥,这种炮泥不仅消除了用焦油作结合剂产生

的环境污染,而且能快速硬化,炮泥单耗降低

(如日本千叶 4500 m

3

高炉吨铁炮泥消耗

只有

0.25 kg/t),大大提高了无水炮泥的性能。除对结合剂方面进行改进外,日本新日铁

还开发了碱性无水铁口炮泥,其组成如下:氧化镁

25% ~ 60%,轻烧氧化镁 8% ~ 

15%,焦炭 12% ~ 15%,有时还加入电熔氧化铝和碳化硅,采用改性酚醛树脂作结合剂,

用量为

15% ~ 20%。这种炮泥的显气孔率为 25% ~ 32%,1450

℃高温抗折强度为 3. 2 ~ 

4.5MPa,在顶压达到 0.15 MPa 的 3800m

3

高炉上试用获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英国还先

后开发了

SiO

2

炮泥,硅质料含量达到了

64% ~ 68%,无烟煤为 12.8%,焦油 16.6%,加

热至

1250

℃,2h 后耐压强度达 4.08 MPa。为解决无水炮泥开铁口困难的问题 日本于

1985 年开发出了插棒法开铁口,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