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4.3.4 绿色的反映特征... 22
4.3.5 蓝色的反映特征... 22
第五章经验及启示

... 23

5.1 色彩设计彰显人文关怀... 23

5.1.1 色彩设计应构建以人为本的理念... 23
5.1.2 人文关怀源于细节... 23

5.2 色彩设计体现个人风格... 25
5.2.1 依据内容,确立基调风格... 25

5.2.2 依据台本,确立艺术效果... 25
5.2.3 依据个性,确立鲜明特色... 26

5.3 色彩设计体现人物形象... 26
5.3.1 运用色彩的符号化处理... 26

5.3.2 通过色彩搭配矛盾凸显人物形象... 27
5.3.3 通过作者独特的创造体现人物形象... 27

5.4 色彩设计配合主旨需求... 28
5.4.1 真诚的理解... 28

5.4.2 准确的定位... 28
5.4.3 特写的运用... 28

5.5 色彩设计符合玩家情趣... 29
5.5.1 衬托场景,体现情趣美... 29

5.5.2 拓展外延,体现意境美... 29
第六章结论

... 30

参考文献

:. 32

 

致 谢

... 34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与十年前相比

,中国的动画事业似乎是有了一定的成长,国内也涌现出一批批相当优秀的动画人才。随着我国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与完善

,以及一系列相配套措施的陆续出台,也带动了动画事业的发展进程,使得每一个中

国的动画迷都为之感到欢欣鼓舞。也正因为如此

,

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动画事业也应该有能力、有基础长大 成人 了

,

让它从一个只是面向低龄幼童的 益智玩具 的角色中摆脱出来

,从而发展成一种更具活力、更市场化、更有经济潜

力的行业

,它需要面向更广、更多层次的观众,它还需要书刊、电视、电影、游戏及周边等更为广泛的宣传和运作。

1.1.1 动画片的发展

在我们的记忆当中

,我最早能够接触到的新型动画是日本的武内直子(

现在是姓 富坚 了

)的《美少女战士》,它是

被刊登在

96 年《少年漫画》的创刊号上。近十年之后,我国无论是本土动画家的数量还是本土漫画本身的质量都

有了很大的突破。可即使是这样

,

现今能够引起广大中国动画爱好者热切关注的却依然还是那些 进口产品 。而这

——

一切或许就是由于中国的动漫行业的不成熟所造成的

无论是给动漫创作者的天空还有待拓宽

,还是漫画本身的

质量问题。不过

,

这一 小小 的挫折并不能真正打击到中国漫画业自身所具有的那一股难以抵挡的生命力

,它只不

过是还很 幼小 罢了。它就好像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

,在渴望与憧憬中等待着一个适当的成长机会。不过经验告诉

我们

,单纯的等待所带来的只能是失望和无奈。我们看到类似于 Flash 或手机短信等其他娱乐性事物在短期内迅

速崛起。其中的原因除了作为动漫专业人士自身的消极被动

,还有两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中国人对日、韩类 文化

本性上的排斥

,

其次则是 动画根本上就是给小孩子看的东西 的观念。但事实上

,在这片广大的、有待开发的动画

市场中

,评价一部动画作品的良莠已有了新的定义:只要是可以吸引广大动画迷眼球的、能够有本事让动画迷们为

之掏空腰包的动画片

,就是好的动画片。我们应该相信现代人的审美眼光,放手地去创作一些更有意义、更生动活

泼的动画作品。再加上中国在漫画方面是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实力的

,我们可以在保持一个谦

虚地向他人诚心请教的学习态度的同时

,独立地发展中国式古典动画。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按照市场要求有

重点、有层次、积极主动地去将整个动画行业发展壮大。就现今市场要求而言

,中国的新型卡通类动画已成为广大

漫迷所关注的焦点

,所以,使其先行一步地完善,或许可以被称之为当务之急。

1.1.2 动画片色彩设计的现状
FLASH 的短片动画形式的盛行,在于它为电脑网络的娱乐性提供了优良的服务。但它在其他方面却受到了很多的
限制

,这时我们终于发现自己对动画的开发还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因为就动画本身而言,无论是题材的选择、制作

的手法

,还是其所需的表现形式都是多种多样的。它应该可以和现今任何一种面向公众的艺术表达形式相媲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