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企业而论创新是可行的,但偶而却是由许多的

“可行”造成了整体的“不行”,这就印证了经

济学中所讲的

“合成谬误”,应当从全局看待这个问题。我国的金融风险具有潜在性,随着我

国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经济步入全球化之后,这种潜在的风险越来越膨胀,当达到一定
程度的时候就会爆发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其危害的规模程度将远
远超过战争。在面临着来自全世界的各种挑战与风险,及由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而带来
的与世界金融产生的矛盾,应当深入地探讨、分析、研究我国金融业潜在的风险以及存在的
法制弊端,势必要改革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有效的采取防范措施,并以法律法规为依托
对我国金融乃至全国经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金融业面向全球和金融创新深入发
展的同时

,其风险也会逐步演变得更加复杂,具体表现为: 

  

 1、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虽然比改革开放以前有较大的变化,但实际上其体制主体仍延

续了计划经济,而且这种迹象显而易见。虽然改制一直在持续进行着,但仍然摆脱不了

“产、

权、责

”不明的轨迹。商业性金融机构介于行政和企业之间,没有将商业性质和企业文化真正

体现出来。在完成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度,并且加入世贸组织而使我国经济全球化之
后,我国的金融体制仍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转变,不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运行机制进行营
运而形成独立的经济实体,其内部管理仍然延续着行政化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有悖
于现代商业性银行企业的管理要求。其潜在的危险是缺乏包括内部竞争在内的竞争活力,同
时更缺乏抵挡来自国外的金融冲击。假如根据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而令金融市场
直接对外开放,当我国金融市场迎来较大的对冲基金时,若不是政府的干预政策,我国金
融业便很难抵御。金融市场还未对外开放时,以外汇控制和封锁为途径来抵御外部金融投机
商的入侵,而市场的完全开放,则很容易削弱抵制冲击的机制能力。因此我国作为世贸组织
成员的主体应当履行承诺,对外完全开放中国的金融市场。

 

  

 2、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业的系统风险之后,也增强了各机构间的密切交往,形成了以

资金为联系纽带的同伴关系,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这样,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以

“多

米诺骨牌

”效应而迅速影响其同伴,从而破坏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一九九七年的泰国金融

风暴以迅雷之势覆盖东南亚国家,连日本韩国也未能幸免于难,

“同伴风险”的巨大危害被

充分显示出来。与此同时,大规模的金融电子创新不但提高了金融活动的效率,还派生出新
的带有明显系统性特点的电子风险,如,网络病毒,黑客攻击等一系列网络安全问题。随着
金融电子创新的不断推进,相应的产生了一些高收益和高风险并存的新型金融工具和金融
交易,如股票指数交易、期权期货交易等,衍生工具的虚拟性特征破坏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站在现代投资的角度,左右市场价格的因素关键在于投资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测。当某种金融
产品价格向上波动时

,就会使投机者针对价格上涨的预测而入市投机,发生所谓的“羊群”效应,

出现虚拟资本市场价格数倍数十倍于原生资本市场价格而膨胀的现象,这种过度的膨胀和
投机造成金融资产价格失衡,膨胀过后必然造成价格狂跌,引发金融波动,铸成整个金融
系统的风险,成为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

 

  

 3、现行金融体制还存在着实际权责不明确的弊端。根据《商业银行法》第四条之规定“商

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

针对国有银行而言,现在虽然按商业银行来实施经营,但对于具体的经营者,并没有按法
律的规定落实其实际权责。商业银行主要的经营项目是信贷业务,但针对信贷业务的具体实
施,各级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所达到的经营目标,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纰漏时应承担的具体责
任,在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时经营者应该享受的具体待遇和经济利益等等,这些权责
根本没有落实到实际,因此制约了金融机构内部运行机制,缺乏应对挑战的业务创新和主
动权。经营者服务于银行企业,给人一种为生存而谋职的感觉,没有实现人生价值的意识,
这就是缺乏经营责任感的明显体现。权责不明确的内部运行机制,缺乏一种抵御外来金融市
场冲击的能量。这是在开放后的金融市场体现出因金融业的体制弊端而潜在的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