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功德碑”和“领导工程”、“形象工程”,结果是“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拍屁股走

”,“为官一任,祸害四方”,得实惠的是造假者,受损害的是老百姓。

        5.执法力度“软化”,领导护之
        近年来,我国在统计执法方面的确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尚显力度
不够。原因是除了统计执法机构不健全、缺乏人手之外,主要还是社会上,特别是少数领导
对统计执法的认识不高、重视不够,认为统计法算不了什么,对违反统计法的单位和个人不
追究、不批评,甚至包庇、袒护。有的地方明确规定不准统计部门对企业特别是大中企业和引
进企业进行统计执法检查,更有甚者对敢于抵制弄虚作假的干部职工打击报复。这种无视统
计法、权大于法的做法严重阻碍了统计法的贯彻执行,更助长了统计弄虚作假之风的形成。

 

        6.统计自身“软肋”,艰难为之
        改革开放以来,统计职能的转换呈滞后状态,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高度集权的统计方
式一直占主导地位,导致统计不能与市场经济接轨,不能及时反映市场信号。其结果难免出
现如下状况:一是机构人员削弱。一些地方改革过程中首先改掉的就是统计机构,造成基层
等源头数据单位无人干统计、无人管统计。由于人手不够,上报报表时只好编数字、分数字。
二是经费严重不足。日益增多的统计报表和调查项目与严重短缺的统计经费成了套在基层统
计部门脖子上的绞索,特别是个别基层单位经费紧张,根本没有安排报报表、搞调查的钱,
出于无奈,只好

“闭门造车”。三是人员素质不高。由于统计地位的低下,工作的清贫,造成

留不住人才,也难以培养人才。现有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这样的人员素质是难以适应
市场经济对工作的要求,各项工作只能疲于应付,难以开拓创新。

 治理统计失真的对策

1. 构建科学的干部考核制度和政绩评价体系
2.        这是避免行政干预,让统计数据不受个人意志左右的治本之策。由于我们在

干部考核任用制度上存在缺陷,干部的选拔任用并未真正做到全面综合考核,而
是简单片面地采取所谓

“政绩”考核来决定干部的升降,其结果必然导致少数干部

“数字政绩”上做文章,弄虚作假。首先,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

的考核目标,防止因考核目标不切实际而引发的虚报浮夸的歪风蔓延。其次,应完
善干部实绩考核统计制度,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有机结合,改进目标考核实绩
的统计方法,确保目标考核实绩数据的准确性。最后,应建立干部政绩公议制度,
扩大干部政绩考核的民主范围和公开、民主化程度。

3.        2.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法制是根治统计失真的尚方宝剑,它既可有
效保护统计社会关系的长期稳定,也能确保统计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各级统计部
门要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自觉克服

“人治”思想,加大执法力度。一要加大统计法

的宣传力度,营造知法、懂法和守法的社会氛围,增强全民的守法意识,而且要把
宣传的重点从统计人员转移到社会各层面,特别是各级领导,让领导带头守法。二
要加大统计检查的频率和执法力度,将统计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使统计执法经常
化、制度化,综合使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大惩处力度,以提高违法成本,彰
显威慑力。三是实行统计问责制,违法必究,对统计造假者依法严惩。

5.        3.改革现行统计管理体制
6.

        逐步建立以政府综合统计为主体、行业统计和民间统计并存、分工科学、职责
分明、协调发展、干高效的现代化统计体制。政府统计作为统计管理体系的主体,
应突出综合、法制、监管和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的职能,逐步实现政府统计系统的
垂直管理体制,以保证统计工作的独立性,确保统计数据的公正、客观、真实。行业
统计要在同级统计部门的指导下,实行行业垂直管理,逐步建立以统计信息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