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恢复期:自咳嗽不再是痉挛性开始至咳嗽完全消失止,约

2~3 周。

[检查诊断]

病前

1~2 周内有与百日咳患儿接触史,且未接种百日咳疫苗。

痉咳期典型的痉咳表现,舌下系带溃疡等体征。

实验室检查时,发现痉咳期白细胞总数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用鼻咽拭子作细菌培养,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检测百日咳杆菌抗原,血清凝集试验

及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IgM、IgG、IgA 抗体有助于诊断。

[治疗]

对症治疗。应进行呼吸道隔离。睡前应用镇静药如苯巴比妥、安定等。痰多者应给予祛痰

药如氯化铵、必嗽平、咳必清等。加强夜间护理,一旦发生窒息即刻进行人工呼吸、吸痰、吸氧。

抗菌治疗。早期应用抗生素,可起到缩短疗程、减轻症状、清除鼻咽部细菌,及时防止传

播的作用。首选红霉素,也可用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具体用药须由医生确定。

并发症治疗:需住院治疗,如并发肺炎者,适当加用抗生素;并发百日咳脑病时,应

止惊,必要时应用脱水剂并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用中医药治疗时,可咨询医生选用复方川贝片、杏仁止咳糖浆、川贝枇杷露,或橘红丸、

婴儿保肺散等。

[预防与调理]

目前常用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制剂注射,每月

1 次,共 3 次。也可用红霉素、复方

新诺明等作药物预防。

也可用中药预防,处方可参考:鱼腥草

10 克,水煎,分 3 次口服等。本病流行期间,

口服大蒜,或用大蒜液滴鼻,均有预防效果。

发现百日咳患儿及时隔离

4~7 周。注意休息,保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避免接

触异味、烟尘等刺激物。

痉咳时可采用头低位,从上向下拍背有利痰液引流。

宝宝到户外适当活动,可减少发作,并保持患儿精神愉快。尤其要保证患儿夜间的睡眠,

婴儿期宝宝尽量不惹其哭闹,较大的患儿发作前应加以安慰,消除其恐惧心理。发作时可帮
助患儿起,轻拍背部,随时将口鼻分泌物和眼泪擦拭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