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量计指示以及管壁温度指示来监测管程的流量,发现问题及时调节。在确保炉内各管程均衡
的情况下,还应严格控制辐射室工艺介质的出炉温度,严禁超温操作、应连续监测管壁热电
偶并记录管壁厚度,如出现管壁温度突然升高,应立刻检查燃烧器的燃烧状况及介质流量、
注气量、介质出炉温度等操作参数是否正常,并及时调整操作。
  

3.做好燃烧系统的操作

  炉膛燃烧情况可以用肉眼观察和仪表数据分析得到,如果炉膛燃烧良好,那么肉眼观
察到炉膛明亮,瓦斯火焰呈兰白色、各火嘴火焰大小一致互不干扰;多火嘴、短火焰、齐火苗、
火焰不直扑炉管;烟囱不冒黑烟。而从仪表数据可以看到炉膛及炉管表面各点温度均匀,不
超标;各路出口温度一致,控制平稳;烟气出口温度平稳,炉膛内氧含量不超标。如果燃烧
系统控制不好,容易引起炉膛温度超标,炉管结焦能严重后果。燃烧系统的平稳操作直接影
响装置的平稳运行,因此必须重视加热炉燃烧系统的平稳操作。
  

4.循环油品质

  在保证延迟焦化装置渣油处理量一定的情况下,由于循环比变化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当原料的组分发生了变化,其热稳定性也将随之变化。为了保证加热炉的长周期运行,
应该及时调整循环油的品质。原料的特性因数降低,说明芳烃和胶质的含量较高,将使原料
的热稳定性上升。为了保证低结焦率,可以适当调整分馏塔,将蜡油和重蜡油作为循环油。
原料的特性因数升高,说明沥青质和饱和烃的含量较高,将导致原料的热稳定性下降,结
焦倾向明显,此时应该适当调整轻蜡油,甚至可以将部分柴油作为循环油来满足加热炉长
周期运行的需要。
  三、加热炉的工艺结构设计
  为了保证加热炉的长周期运行,加热炉的设计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针对给定的原料和加热炉进料性质以及相应的工艺参数,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2.辐射室炉管的热强度周向不均匀系数小,火焰对炉管的加热均匀。

  

3.有适宜均匀的热强度,使炉管内油品有较短的停留时间,希望 427

℃以上油品停留

时间不超过

30S。

  

4.尽可能均匀的炉膛温度场和热强度场,使介质有稳定的温升梯度。

  

5.较高的管内油品冷油流速(>1.83m/s)或质量流速。

  

6.具备有多点注汽(或水)、在线清焦功能,较高的热效率,一般要求 90%以上。

  尽量采用双面辐射炉管。双面辐射炉管热量分布更均匀,热强度周向不均匀系数低,降
低了炉管壁 峰值温度和最大局部热强度,提高了 平均 热强度。 可减少总辐射 面积 约
25~35%,并延长加热炉操作周期。
  采用多点注汽(水)。在同等注气量下,多点注汽的介质流经炉管的压力降小,从而可
以降低炉入口压力,也就降低了加热炉进料泵的轴功率。多点注汽可以使管内形成理想的流
型,降低油膜厚度,提高流速,减缓结焦。
  四、结语
  加热炉作为延迟焦化装置的重要设备,必须保证其稳定运行,才能为后续装置的运行
提供必要的条件。加热炉系统的操作是复杂的,必须抓住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时刻保
持高度的警惕,任何时候都不放松,不麻痹大意。认真分析原因,根据工艺操作要求,合理
调整各项操作指标。确保加热炉系统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王 安 华 . 寇 亮 . 晁 可 绳 . 影 响 延 迟 焦 化 装 置 加 热 炉 长 周 期 运 行 的 因 素 . 石 化 技 术 ,

2009,16(3);63.
  

[2]瞿滨.延迟焦化装置技术问答.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 年 7 月第一版.53~76.

  

[3]梁朝林.沈本贤.延迟焦化.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 年 7 月第一版.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