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2.1 测试技术 (1)原位测试技术  随着岩土工程的兴起,原位测试设备和技术不断发

展和更新。在土基方面,除了静力触探、圆锥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等外,深基静载、高压
旁压、自钻旁压仪等在较大深度以下测定地基岩土体承载力、变形参数成为当今原位测试的
主要方向。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引入,使测试仪器的性能有了较好的改善。由
于应用计算机技术对数据、图形、信息采集、分析判别完全程序化、规范化,因而达到高效、准
确的目的。在岩基方面,岩体现场变形、抗剪、应力测试继续广泛应用,并向小型化、自动化
控制方向发展,但总的来讲,这方面的试验仍然耗资大,时间长。

 (2)物探测试技术  物

探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十分普遍,新技术也层出不穷。主要有层析成像(

CT)技术、电

磁波透视、浅层地震、地质雷达、声纳剖面、瞬变电磁法等。应当指出,层析成像(

CT)技术

近年来发展很快,

CT 技术包括地震波层析成像和电磁波、声波层析成像两种,这种方法具

有很高的分辨率。

 (3)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技术   岩体是一种不连续介质,岩体发育的各种

不同成因的结构面分布极为复杂。而岩体结构面网络图像能够很好的反映了岩体的介质特性,
所以这一技术有广泛的用途。可以直接计算结构面连通率、岩石质量

RQD 值、损伤张量、分形

维数和渗透张量等,以用于边坡和坝基的稳定分析。近年来又发展了随机不连续面三维网络
计算机模拟新技术,以求取不连续面三维空间基本参数。

 2.2 分析方法 (1)数值分析   在岩土

力学的数值分析中,有限元法、边界元法仍然是主要方法,但已向随机有限元、模糊有限元
方向发展。近年来又出现了神经元网络技术用于岩石力学,神经元网络是

80 年代后期迅速

发展起来的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它是在现代神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反映人类脑动
能的一种模型。它由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神经元网络用于预测岩石力学特性的最大优点是,
可以把有关地质因素,即便是描述性因素也可以做为变量输入,但其输出结果离散性较小
其用法与回归分析和经验公式类似,但程序不同。

 

  (

2)本构模型研究   开展岩土的本构模型研究可以从两个方向努力:一是努力建立用

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实用模型;一是为了建立能进一步反映某些岩土体应力应变特性的
理论模型。理论模型包括各类弹性模型、弹塑性模型、粘弹性模型、粘弹塑性模型、内时模型和
损伤模型,以及结构性模型等。它们应能较好反映岩土的某种或几种变形特性,是建立工程
实用模型的基础。工程实用模型应是为某地区岩土、某类岩土工程问题建立的本构模型,它
应能反映这种情况下岩土体的主要性状。用它进行工程计算分析,可以获得工程建设所需精
度的满意的分析结果。

 在以往本构模型研究既要重视本构方程的建立,也要重视模型参数

测定和选用研究以及本构模型的验证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为工程建设服务。

 (3)岩

土工程的不确定性问题

   岩土体是一种变异性很大的工程材料或工程介质。因此,很难用确

定的量来描述岩土体的各种性质。岩土工程中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下列三个方面:(

1)岩

土体本身固有的不均匀性;(

2)勘察取样和参数估计的随机性(3)模型误差导致的不确

定性。

 岩土工程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当前岩土体测试技术的精密性、确定性和岩土体性状宏观

判断的模糊性、随机性之间产生极大的矛盾,使人们对传统的定值法设计得出的安全系数能
否表达工程的真实安全度产生了凝问,这就是目前岩土分析与评价难以满足工程要求的主
要原因。当前,应用于岩土体不确定性分析的理论主要有概率论、模糊论、灰色系统理论及分
数维理论(分形几何)等。

  结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岩土工程学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

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整体上仍是一门年轻学科,我们既要发展新理论、新方法,用以指导
实践,又要大力加强基础工作,尤其是要重视地质第一性资料的收集。要加强勘探、测试设
备小型化、轻便化、自动化、多样化的开发试验,加速定量化进程,加强与工程密切结合的机
理研究,不断博采众长、发展自己,才能土工程学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