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般说来,有机物对膜系统的污染后果最难预测:水中的有一些有机物对反渗透
膜几乎没有任何破坏作用;但却有个别的微量有机物一旦被吸附在膜面后不仅
能污染反渗透膜,甚至还能引起膜的降解和退化。所以我们必须对原水中存在的
有机物予以高度重视。所以从原则讲上,在我们设计一个反渗透系统时,当原水

 

TOC 

 

含量达到

3mg/l ,就必须在系统内考虑相应的去除措施。一般说来,在处

理地表水和废水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中,应尽量在絮凝、澄清和氧化等预处理工
艺过程中,将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去除或分解转化。假如经过以上处理后仍无法满
足进水要求,则可以考虑通过活性炭吸附过滤器、有机物清扫器或超滤设备的设

 

置将其进一步去除,以最终满足反渗透系统的进水要求。 本溪陶氏

RO 膜,本溪

中空纤维纳滤膜
1-2 

 

.反渗透预处理系统的设计原则及综述

1) 

 

水中存在的难溶无机盐类成份的反渗透预处理系统设计

离子交换软化:此工艺在系统未选择投加有机阻垢剂时且原水硬度含量较

低及有一定的钡、锶离子含量水源时,被经常采用。一般说来,目前此工艺在小
型反渗透装置的预处理系统和用于饮用水净化的反渗透纯净水制备系统应用最

 

多。

石灰软化辅助投加镁剂:此工艺在原水碳酸盐硬度和溶解二氧化硅含量较

高的大型反渗透系统中往往被采用。一般说来,该方法可将原水碳酸盐硬度降低

 

100mg/l 

 

左右,与此同时原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硅含量也可以去除

50 ~ 

60% 

 

左右。此工艺在处理水质较差的地表水和工业循环水时应用居多。

给水中计量投加阻垢剂:由于该工艺对原水和现场条件的适用性强,实现

自动控制容易,装置运行可靠,故此在大型反渗透系统和原水难溶无机物含量
较高的系统中被广泛采用。目前在新建的反渗透系统中,投加的阻垢剂多见于国

 

外进口产品,如:美国

ARGO 

 

公司的

MDC-150/220/200 和美国清力公司( 

KING LEE 

 

)的

PTP-0100/2000 。该类阻垢剂的共同特点是稀释及投加均十

分方便,该药剂对水中的多种难溶物质均具有较高的分散能力,药剂生产厂商

 

甚至可以保证在

R/O 

 

浓水系统

LSI   

S&DSI 

 

指数高达

+2.5   

+3.0 时仍不

 

结垢

 

另外,

CaSO4   

SrSO4   

BaSO4   

CaF2 的饱和度而因此可以分别扩

 

2.3    

8.0   

60   

100 倍;并且有的阻垢剂与预处理系统中投加絮凝剂兼

 

容(如:

MDC-150 

 

阻垢剂与

MPT150 型絮凝剂即相互兼容)。   而在过去国

内被作为阻垢剂经常使用的六偏磷酸钠,由于其具有溶解不便、受温度影响、不
十分稳定、分散能力较差等缺点而正在被逐渐取代。另外,六偏磷酸钠水解后生
成的磷酸根离子和磷酸盐垢,很可能成为原水中所含有微生物的营养剂,从而
促进了微生物在反渗透系统内繁衍,这也是六偏磷酸钠正在被用户逐渐弃用的

 

原因之一。无论是选用哪一种阻垢剂,在应用时应特别注意其浓水系统中

LSI  

  S&DSI 

 

值的控制,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弱酸型阳离子交换脱碱软化:该法在原水含盐量较高和碱度成分高(占阴

 

离子含量

70% 以上时)的大型反渗透系统中应用居多。但经过此工艺处理后,

 

被处理水

PH 

 

值较低(

4   

5 ),这样往往会由于反渗透系统的无机酸透过量

 

增加,而使反渗透系统脱盐率较低;即便再对脱碳后的被处理水进行调节

PH 

值处理或采用不脱除二氧化碳的工艺,其脱盐率也无法达到原来较为理想的水
平。尽管如此,该工艺在高盐量、高碱度的水质条件情况下还是得到了较多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