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二、施工控制结果

 

  

1.实测参数 

  在进行施工控制时,为准确地对结构的实测状态进行计算及监测,在监控过程中对混
凝土的弹性模量、挂篮的加载变形等均进行实测。

 

  

1.1 混凝土弹性模量 

  在施工箱梁各块段时,施工单位制作了足够数量的试块,实际测量了混凝土的弹性模
量。计算

3 天、7 天、14 天、28 天、60 天、90 天、180 天、365 天弹性模量的平均值。 

  

1.2 挂篮荷载试验 

  挂篮是施工过程中的临时结构,由于是后支点挂篮,对于整个桥梁结构的受力来说,
相当于简支结构,所以挂篮的受力变形将单独考虑。挂篮变形主要包括挂篮的弹性变形和非
弹性变形,其中非弹性变形相对难以控制,主要原因是挂篮制作误差和连接处变形所产生
的。从结构安全和施工监控的角度考虑,挂篮使用前必须进行加载试验,在挂篮上作用相当
于混凝土重量的荷载,以检验挂篮的受力性能和变形性能,同时也消除了一部分的挂篮非
弹性变形。最初的挂篮变形值由试验确定,随后将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修正。

 

  

2.线形控制 

  线形控制是施工控制中最重要的项目。箱梁每一节段悬臂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以下

3 个

工况的挠度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一是挂篮就位立模板及浇筑梁混凝土前;二是浇筑箱梁
混凝土后,纵向预应力钢束张拉前;三是纵向预应力钢束张拉后。

 

  以上测量工况,除对当前施工节段监控点进行高程测量外,同时对已施工的连续

3 个

节段进行高程测量,以得到箱梁节段累计实际变形。通过第一联和第二联实测挠度与计算挠
度。混凝土浇筑后实测挠度值包括挂篮变形和结构变形,混凝土浇筑拉开距离后计算值与实
测值基本接近,浇筑混凝土引起的结构挠度计算值与实测结构挠度值差值也比较接近。这表
明,箱梁预应力施加是有效的,结构挠度变形实测值与仿真计算值比较接近,达到了设计
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在各节段施工完成后对主桥结构重新计算,基于初始结构分析
报告,确定调整值。经过调整后,混凝土浇筑后的计算挠度与实测挠度差值在

10~20mm 左

右,完全达到监控精度的要求,从而确保成桥的线形。

 

  

3.应力监测 

  箱梁各

“T”的根部截面应布置 14 个测点,腹板有 2 个测点与水平成 45 度方向布置、有 2

个测点竖直布置外(测主应力),其余测点均为顺桥向布置;其它截面各布置

8 个测点,

均为顺桥向布置。各

“T”的根部截面腹板处的上下缘应增加部分测点,作为备用测点。各跨中

截面应增加腹板测点,竖直布置。位于曲线上的桥梁各控制截面腹板均应增加测点,竖直布
置,顶底板应增加测点,横向布置。

 

  在箱梁悬浇施工的各主要工况监测应力计的应变,并将实测应变与理论应变进行比较
以确定各阶段施工是否正常,确保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安全。温度变化会使箱梁产生变形,相
应地使钢弦应力计应变值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很复杂的,受到日照强度、日照方向等因
素的影响。为了消除这种影响,应力的测量数据应以早上

7:00 至 9:00 为准,此时认为箱梁

的梁顶、梁底、大气温度基本恒定,在温度的作用下,梁体处于稳定状态。但由于混凝土和钢
绞线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内置于混凝土中的应力计会因此而产生温度应变,这种影响可通
过温度修正予以消除。实测应变值为钢弦应力计直接测出的应变值,此应变值中包括两个部
分,一部分是由荷载作用引起的应变,另一部分是由于温度、混凝土收缩、混凝土的徐变作
用引起的应变,称为

“表观应变”,其值大于混凝土的实际应变。将实测应变值进行修正后乘

以混凝土的实际弹性模量即是该点的应力值。

 

  

4.预应力分析 

  预应力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生命线,施加预应力是预应力箱梁施工中最重要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