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海,那么这里有人必然是雷暴活动的高发地,原理是一样的。来自太平洋的低温气流遇
到大陆的阻碍向上攀升,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降低,形成冷暖两股气流的交汇,在风速
提高的同时锋面形成的电场变化也增加的雷暴的形成几率。

  所以,根据我以上所述的,青藏高原部分地域、云贵高原部分风区,不仅风资源丰
富,其雷暴条件也是很丰富的,比如云南大理有名的下关风,主要的产生原因就是来自
四川盆地的气流遇到横断山脉形成的上升气流,交汇点应该就在苍山山脉,所以那里不
仅风资源丰富,其雷暴活动也是较为强烈的。

  德国与我国的情况不同:德国北部平原,来自海洋的气流长驱直入进入北部平原形
成了这里优质的风资源,而德国的雷暴活动主要集中在西南部的山区,这里有来自平原
的风尾巴与阻隔山脉形成的锋面气流形成雷暴活跃的状态,这与西部梯地地形有着密不
可分的关系。而德国北部地区由于地势开阔,沿海地区的海风没有遇到任何阻隔所以较
少有锋面气流与内陆气流形成锋面,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雷暴活动,另外与纬度也不无关
系,德国的纬度相当于黑龙江省的纬度,总体温差也不大所以也不存在较大的冷热气流
锋面的对冲。

  把以上的内容总结一下就是:

  中国三北锋面多,雷暴活动能量大;

  东部沿海资源好,洋流遇阻雷电频;

  南部地区资源少,暖湿雷暴最严重。

  德国北部太宽敞,雷暴廖少风最棒;

  中西南部山林立,地貌雷暴最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