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在铁矿石价格持

续高位、下游需求回落、
产能增长过快、钢材价格大降的背景下,钢铁公司的亏损也仍在继续。虽然很
多钢企借助政府补贴和非经常损益等方式勉强不让 ST 的帽子扣在自己头上,
可在这样的行情下,钢企又能坚持多久呢?

  另一组数据则显示,去年中国钢铁行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升至 70%,

负债额达到 1 万亿元;同时 2012 年利润率只有 0.04%,2013 年利润率稍有反
弹,但依旧不足 1%。

  据记者了解,2013 年中国盈利前十的钢企产量为 13976 万吨,仅占

重点统计企业的 22%,但盈利总额为 223.82 亿元,占重点统计企业的
97.7%

。此外,亏损排前十位的企业亏损额占比达到整体亏损额的 96.7%。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基于经济下行的大环境,地方财政收入的增

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同时,受营改增、审批权取消和中央转移支付压缩
等等影响,各地可支配的资金减少,而财政的支出反而加大,这些都使得去年
地方上的财政较为紧张。

  业内一分析师在记者采访时表示, 现在的企业扭亏成功,通常会说是

降本增效导致,但细想一下,亏得多了,仅仅依靠降低成本来增效肯定是说不
过去的。目前,国内钢企压缩成本的空间已经很小,想继续压缩很难,一旦没

有了政府的补贴,日子肯定会更难过。

   钢贸企业正在经历 生死劫 :遭遇银行收紧贷款之后,一些企业站上

被告席,有些个人则下落不明。

   去年上海法院共受理一审涉钢贸金融商事纠纷案件约 3700 件,同比

增长约 5.5 倍,收案标的金额达到了 230 亿元,占去年金融商事纠纷案件标的
总金额的 51.4%,同比增长约 3.4 倍。

  上海高院金融庭庭长杨路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今年 1~3 月,

仅浦东新区法院就受理涉钢贸案件超过 1000 件,而去年全年也只受理 2000
多件。这说明,上海今年涉钢贸企业的案件数量还会继续增长。

  这些案件标的金额普遍较大,不少超过千万元,个别金额达 1 亿元以

上。钢贸行业风险的凸显,还衍生出其他类型的金融商事纠纷案件,如小额借
款纠纷、追偿权纠纷、典当纠纷、保证合同纠纷等。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 年至 2013 年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主要是

钢贸企业的不良贷款所致。

  除了走上法庭,还有部分钢贸纠纷走上了仲裁庭。日前,上海某国企就

把与江苏某钢贸民企的纠纷提交仲裁庭,并申请了财产保全,将该民企多个银
行账号封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