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国外有关报道认为,卷载效应造成幼鱼致死率与幼鱼的体长有关,两者呈负相关关系。

鱼体长在

14~40 mm 范围内,体长每增加 1 mm,幼鱼因卷载而造成的死亡率减少约 3%。

根据东北师范大学环科所的现场实测结果,进入青岛电厂取水系统的梭鱼幼鱼(体长

20~

40 mm)的致死率为 63.4%~78.8%,对体长 7~17 mm 和 20~34 mm 仔虾的致死率分别为

28.3~55.3%和 28.6~66.9%。模拟试验显示 40 

℃水温冲击 2 min,梭幼鱼死亡率为 20%[3]。 

  

2 海水淡化排水过程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浓盐水的直接排放 

  由于海水淡化厂排出的浓盐水是一个持续的和累积的污染源头,这将导致连续破坏附

近的海洋生物。浓盐水可能快速沉入海底并危害敏感的深海环境。扩散之后,由于盐度增高

而引起周围海水渗透压增大,从而危害海洋生物的正常生活和繁殖,尤其是高盐海水对鱼

卵和仔鱼有一定的危害

[4]。 

  

2.2 排水中的化学物质 

  对膜法淡化而言(主要指反渗透),海水预处理包括消毒、絮凝,

pH 值调节、添加防垢

剂等操作。蒸馏法海水淡化通常要加入酸或阻垢剂等防止淡化过程结垢,还要求加碱以调节

pH 值,加氯杀生物,这些化学物质常常随着浓盐水一同排放,从而有可能对排放水域的环

境和海洋生物造成影响。

 

  

2.3 温升 

  蒸馏法淡化海水则排水温度高于周围海水温度

10°F~15°F,反渗透法则水温无较大变

[5]。所以排放水与排水口区域的海水温度差对海洋生物有潜在影响。南海水产研究所[6]报

道温排水口邻近水域的鱼卵和仔鱼数量仍然比较丰富,季节变化亦无大异常,但是在种类

组成上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南海海洋研究所

[7]报道在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温排水排放前、后,

水域升温

2

℃~8 ℃对鲷科鱼类的产卵、孵化和仔鱼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 

  

2.4 重金属的浓缩 

  排放水中的重金属浓度较高,其中

Cu 的浓度高于海水中正常浓度 200 倍[8]。可以造成

附 近 海 域 生 物 中 毒 , 并 通 过 食 物 链 累 积 影 响 到 高 等 动 物 甚 至 人 类 , 常 见 的 如

Cu、Fe、Ni、Cr、Zn。另外排水改变了排水口区域的混浊度以及容氧量,继而对海洋生物有潜

在影响,一些光合作用的藻类可能由于悬浮颗粒的大量存在而数量减少,生态系统中的初

级生产力受到影响,种群结构也在受影响范围之内。

 

  海水淡化排水过程对海洋生物种种影响的程度取决于环境和水文地质因素特征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