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导致孩子进入大学后不愿

学习或者学习兴趣下降,

也不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放任自流,这对孩子而言不是好事。

唐连玉还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应该让他从小就学会承担责任。除了填报志愿,孩子

未来的生活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学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这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更好。

桂林中学的一位学生的家长阳小华(化名)认为,没必要去比较专业的好坏,虽然一

些专业现在被认为是热门专业,但社会每天都在变,现在的热门专业到了

4 年后并不一定

还是热门,因此不能为此去强制孩子选专业。

易元戎刚刚参加完高考,并很快把志愿锁定在厦门一所高校金融方面的专业。对此,父

母没有干涉他。易元戎说,父母毕竟不是自己,自己追求怎样的生活方式,想要什么样的发

展前途,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因此他需要自己设定方向和目标。

教育专家:先给考生定位

 再“量体裁衣”

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阳志清表示,考生填报志愿,不管是听考生的还是家长的,

首先都要对考生进行高考成绩定位。根据考生的成绩,对照

“一分一档表”以及成绩所在批次

分数线,查阅前几年学校录取分数情况,确定能报什么类型的学校,以此给自己作出一个

比较合理的定位。

阳志清说,考生定好位后,就要在可选择的学校范围内,分析考生的兴趣和能力倾向

是什么,以确定想要就读的专业。然后,再根据专业看哪些学校设置了这些专业。比如,有

的考生身体条件好,又是应届生,向往当军人,那么,他可以考虑报考公安、武警、军事院

校及国防生等;有的考生家庭困难,自己又喜欢当老师、医生,可选择填报免费的师范学校

和免费医学定向生的医学院校。

考生选择专业时,父母可以提建议和想法,但不能越俎代庖,一味强调热门、冷门,这

对考生今后的发展并不利。况且热门、冷门是根据当时社会需求定的,今天是热门的专业,

各学校都在办,考生都去抢,社会需求容易饱和,以后不一定热门。因此,选专业时要多选

几个,不管是热门专业、冷门专业、中性专业,只要自己喜欢,能发挥自己的特长,都可以

考虑。

除了选择专业,考生考虑自身的发展规划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读完大学后到底想做什

么?是就业,还是考研、出国?换言之,要考虑自己期望成为哪一方面的人才,对什么专业

感兴趣,什么专业对自己就业有优势。

广西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文国韬认为,考生可以通过高中单科成绩判断自己的学

找行业资料上一览文库!

http://wk.yl1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