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基础的处理,非液化地基(岩石)和易液化地基(软土)要区别对待,如图
1 中 1#墩和
2#墩的边界模拟情况有所不同.
2 墩柱非线性模拟
桥梁结构
“头重脚轻”的特点导致墩柱成为桥梁抗震设计中的关键部位.在基于位移的桥
梁抗震设计中,墩柱均按延性构件进行设计
[3],我国抗震规范[4]明确指出:在 E1 地震作
用下,结构在弹性范围内工作,基本不损伤;在
E2 地震作用下,延性构件(墩柱)可以发
生损伤,产生弹塑性变形,消耗地震能量,但延性构件的塑性铰区域应具有足够的塑性变
形能力
.尽管全墩采用弹塑性纤维单元效果最佳,但从工程实用的角度,只需在预期塑性铰
部位采用纤维单元模拟,而其它部位仍采用弹性单元处理,这样可大大提高计算效率且保
证足够的精度,图
2 给出了规范[4]规定的预期塑性铰部位.
3.2 桩土作用模拟
结构振动能量主要通过地基向周围土壤扩散,同时土与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反过来又将
影响结构的动力响应
.桩土相互作用要根据持力层的地质情况来模拟:①岩石层上的基础:
持力层的竖向刚度可取很大的值,侧向弹性刚度可参考相关规范计算;②土层上的基础:
要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计算基底竖向刚度和基身侧向刚度
.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某些地区地质条件较差,桥梁选址无法避免液化土层区
.处于液化
土层区的桥梁基础,基础的柔性更大,桩土相互作用的精确模拟会更加困难,如图
1 中 2#
墩柱下的基础土层相互作用机制,由于该类情况的桩土相互作用十分复杂,本文暂不做深
入研究
.一般情况下的规则桥梁,可采用图 5 所示的三种模型来模拟桩土相作用,图中不同
的刚度(
K)值可参考相应的桥梁抗震设计规范计算.
3.3 伸缩缝和挡块模拟
伸缩缝是一种在桥头能够开启和闭合的连接装置,平时能提供相邻梁端因温度变化和
混凝土收缩、
徐变等因素引起的纵向自由伸缩位移.地震作用下相邻梁端在纵向可能会
发生碰撞接触而产生相互作用力,因此,在实际抗震分析中,伸缩缝常用
Gap 单元模拟,
其力位移关系如图
6(a)所示.
横向挡块则是防止上部结构横向位移过大而设置的阻挡构件
.横向挡块由弹塑性材料制
作,在桥梁抗震建模时可用图
7(b)所示的理想弹塑性滞回模型模拟.
3.4 支座模拟
支座作为连接上部结构和桥墩(桥台)的重要构件,是有效传递地震力的重要部位
.桥
梁精确建模时要准确模拟支座的几何特性及力学性能,包括支座高度、三个平动方向线性或
非线性刚度以及三个转动方向的线性或非线性的转动刚度等
.在实际桥梁抗震设计中,常会
用到以下三种类型的支座:①板式橡胶支座;②聚四氟乙烯滑板支座(活动盆式支座);
③铅芯橡胶支座. 三种支座的力与位移的滞回关系如图 7 所示.
5 结构响应分析
根据算例桥址处地质条件,从
PEER 强震数据库中选取合适的地震波记录,该地震波
在两个正交方向的
PGA 分别为 0.32 g 和 0.33 g.
5.1 模态响应
桥梁的特征值分析采用
Ritz 向量法,即通过假定多自由度的振型形状来计算特征值.该
方法可以避免计算不必要的振型且能够包含更多的高阶振型,因此,相比传统的特征向量
法计算效率要高得多
.为获得足够的计算精度,在本文中可使结构在横、纵两个方向的振型
质量参与系数都达
95%以上.3 种模型的主要模态及其在两个方向的质量参与系数汇总如下
表
2 所示.
由表
2 可知,3 种模型的基本振动模态均为纵飘,对应的基本周期分别为 1.871 s,1.91
s 和 1.967 s.且随着模型复杂程度的提高,结构基本模态的质量参与系数逐渐降低 .3 种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