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纵坡对行车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为当坡度多大时,容易发生上坡熄火和下坡刹不住
车,不同车辆的行车速度差距较大,增加了控车难度,遇到突发事故就会发生连锁效应。因
此,在设计纵坡时不宜过长,角度不能太大。

 

  

3、城市道路线形与道路景观 

  平直无变化的直线型道路很难收到景观效果,坐车或行驶中会有这样的体会,车辆拐
过一个平滑的弯道,可能一下进入一个新的视野或是滨湖或是桥梁(如下图)。这给驾驶员
和乘客良好的视觉享受,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疲劳感。此外从交通心理学的角度讲,道路景观
设计的好坏会直接或间接的对驾驶员心理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道路行车安全。行车实践表
明:在空旷的地段设置长直线形,因景观单一,不能很好地引导驾驶员视线,诱发交通事
故的可能性更高。因而公路的设计者应坚持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原则,使驾车环境对驾驶员
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都产生积极的作用,以利安全行车。比如在高速公路的下坡和转弯处应
在驾驶员的视距范围内安排一定的道路景观,如绿化、构筑物节点等,使驾驶员的视点能随
之变化:在高填方弯道外侧边坡植树,既可以是曲线变化非常明显,又可减轻驾驶员恐惧
心理。

 

  图

2:道路交通节点 

  

3.1 城市道路景观组成要素 

  山体、水域、林木、建筑、道路等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景观视觉形式,这些视觉形式可以分
解成最为基本的景观组成要素一点、线、面。

 

  点是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依据,小的或远处的景物在视觉上都可以被认为是点。在道路
景观中,点通常被作为特殊的景观聚集点来形成一定的道路景观空间,或作为该道路景观
空间的趣味中心,如设立在道路两侧的雕塑、喷泉等;线比点具有更强的感情性格,它是点
进行移动的轨迹,是面的边缘和面与面的交界。线具有位置、长度和一定的宽度,它在视觉
景观中运用广泛:景观线性存在于河流、小溪、树林边界、城市天际线、道路街道等。线构成了
城市道路景观最为重要的因素,如行道树、建筑布局、道路分隔带等都构成了道路线形特有
的景观特征;面在几何学中面的含义就是线移动的轨迹。面具有长宽两度空间,它在造型中
形成的各式各样的形态,是视觉景观中的重要因素。面的围合通常构成一个特定的空间,如
道路两侧特定的城市功能区等。

 

  

3.2 城市道路设计与景观的协调 

  通常人们所见的各种景观,是一个整体意向,其可拆解为许多的组成要素。以道路景观
而言.一般在道路上所看到的景观,其景观组成要素可分为道路要素、沿道要素、远景要素
三类。道路规划设计时,通常只能在道路红线范围内进行规划设计即道路要素一项。所以道
路景观质量的提升,应做到将道路要素尽量与沿道要素、远景要素相融合。

 

  

3.3 道路平面线形与景观的协调 

  平面直线:直线道路与曲线道路各有其视觉特性,直线道路的特性是景观视野通畅性
好。古人将

“道路如矢”作为道路美的象征,并且很早就认识到在道路的轴线上设置标志物,

可以将视线集中在道路尽头。如利用城楼、雕塑等高大建筑物构成道路空间景观的焦点,吸
引行人视线。但在现代,汽车高速行驶的情况下,直线容易形成单调、呆板的感受,没有动
感,尤其是长直线,容易引起驾驶员疲劳,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因此,在设计中,应注意采
用合理的直线段长度。一般在路幅较宽的快速路和主干路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道路两侧优
美的自然地物地貌或城市建筑物作为道路动态背景,给使用者舒适、良好的视觉感受。

 

  平曲线的弯曲、转折都会给一定程度上的增加线形的美观,配合以景观设计往往能够发
挥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同的曲线道路曲率不同,也会营造不同的视觉感受。一般曲线半径在
100 到 150m 以内最好,这样可以提供较好的视野并且在行进过程中景观的切换不至于频繁
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视觉效果,但是当曲线半径小于

50m 时容易出现急转弯而引起了视野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