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是同构静态有限元分析方法得到的,而由活载引起的最大内力与位移的影
响线则是由动态有限元分析程序得到的。

大跨度桥梁的设计理论及方法

    大跨度桥梁通常都造价高昂且结构复杂,鉴于其经济与功能的需求,大
跨度桥的结构最优化、非线性分析、稳定性分析以及施工控制已成为十分
重要的问题。参与研究与设计大跨度桥梁的中国桥梁专家许多理论与方法
来解决上述问题。对于大跨径桥梁的线性分析,他们创立了一种通过几何
非线性方法分析影响面的理论、非线性平差计算方法、以及为控制施工的
非线性施工仿真计算方法。并利用有线位移理论,通过考虑恒载、活载、
施工阶段与方法创立了一个三维非线性分析系统。一个为研究风力对大跨
度桥梁稳定性影响的分析程序诞生了。这标志着优化理论和技术已经成功
的运用于跟类桥梁中,其精度与效率已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证实。

 桥梁 CAD 绘图技术

    自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中国的桥梁设计技术中的结构分析已广泛的应
用与计算机软件中。人们开发了许多桥涵设计软件及分析程序。桥梁设计特点
备受关注,例如,综合性大桥为人们提供了研究施工阶段转移能力、混凝土的
收缩与徐变的分析方法、预应力的计算等等。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在

70~80

年代计算机程序的广泛应用反映了计算机技术在公路桥梁设计中的应用水平。

20 世纪 80 年代起,计算机绘图的普及,如数码打印机和数字转换器,

已经使得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从仅仅用于结构分析拓展到了包括结构分析及精确
绘图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随着高速公路体系的发展

,标准化的简支梁桥在中

国随处可见

,以微型计算机作为平台,许多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开始开发 CAD 自动

绘图系统用以集成和整合结构分析数据和详图。例如

,有中国公路计算运用协会

会员和自动化系统及简支梁桥的

CAD 绘图系统的通力合作,有能力完成各种 T

型梁及板梁的设计。凭借这种系统,只要输入几个所需的有效信息,计算机会
在短时间内自动产生一组设计方案,包括设计规范和设计图纸。这种设计效率
相比传统的设计方法要高很多。许多设计机构与设计公司都采用这种系统来设
计中小桥梁。

在中国第七个五年计划中(

1985~1990)中,为了发展一种新的桥梁系

统,中华人名共和国交通部组织,由超过

40 人桥梁工程师和学者组成的特殊

任务组去解决该问题。作为一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联通公司投资

200 万

元人名币研究和开发公路桥梁建设中的

CAD 绘图技术,在 1991 年,成功研发

了 公路桥梁

CAD

绘图技术 。十多个路桥设计院已安装了该系统,也完成了像

杨浦大桥、南浦大桥等

10 多所大型桥梁的设计。

1991~1995 年这几年,个人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与软件技术已经使得研

究与开发桥梁

CAD 绘图技术成为一个关键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