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采集原材料进行试拌,尽可能地减少水泥用量,添加工级粉煤灰,将水胶比控制在规
范允许的范围内,粗骨料采用二级配。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对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温升、
减少收缩、提高抗侵蚀具有良好的作用。在裂缝易发生部位如孔洞周围以及转角处布置一些
斜筋,从而让钢筋代替混凝土承担拉应力,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裂缝的发展。为了避免裂缝
的出现,在设计中利用中低强度底水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在工程结构设计中要特
别注意降低结构的约束度。对于混凝土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当尽量取较小值,因为保护层
的厚度愈大愈容易发生裂缝。

 

  

2、原材料的选择 

  砂料细度模数控制在

24 以上,含泥量控制在 1%内。碎石针片状控制在 10%以内,含泥

量控制在

1%内,尽可能使低水热化水泥,控制原材料的质量不使混凝土产生收缩。在骨料

的选择上应该选取粒径大强度高级配好的骨料。这样可以获得较小的空隙率及表面积,从而
减少水泥的用量,降低水化热,减少干缩,减小了混凝土裂缝的开展。

 

  

3、施工安排 

  混凝土的浇筑尽可能避开高温、曝晒、多风、降温的天气,若需要上述条件下施工必须有
相应遮挡、保温措施。

 

  

4、施工过程控制 

  (

1)二次压光消除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 

  此种裂缝是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引起的,发生在混凝土初凝至终凝期间,消除此种裂
缝应使用机械抹光机进行大面积、高强度的提浆抹光,然后使用机械收光机进行大面积、高
强度的收光,将极大地提高了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表面强度,在混凝土终凝前再进行二
次人工抹压收光。

 

  (

2)二次振捣法消除混凝土沉缩裂缝 

  对于浇筑后坍落度已经消失开始初凝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混凝土会重新液化,能
较好地消除粗骨料、钢筋下面的水膜,消除沉缩收缩量。泵送混凝土特别需要二次振捣。

 

  (

3)控制约束裂缝的措施 

  理论研究表明,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就是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
热量。于是,我们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应该选择低热或者中热的水泥品种。而水泥释放温度的
大小及速度取决于水泥内矿物成分的不同。水泥矿物中发热速率最快和发热量最大的是铝酸
三钙

(C3A ),其他成分依次为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C2S)和铁铝酸四钙(C4AF)。另外,

水泥越细发热速率越快,但是不影响最终发热量。因此我们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应尽量使
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水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以减少水泥的用量。
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后,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抗渗能力,改
善混凝土的工作度,降低最终收缩值,减少水泥用量。要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泥水化热引
起的内部温升,防止结构出现温度裂缝,利用粉煤灰作混凝土的掺合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
一。外加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选择。

UFA 膨胀剂,它可以等量替换水泥。并且是混凝土

产生适度的膨胀。一方面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另一方面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力,以抵消混
凝土中产生的部分拉应力。减水缓凝剂,并应保证一定的坍落度。这样可以延缓水化热的峰
值期并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化热的目的。

 

  混凝土约束裂缝的产生是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或收缩引起的约束拉力超过了混凝土的
抗拉强度,在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气温骤降时,及时采取保温、保湿措施,加强测温和气
温预报,做到防护及时。闸墩下部与底板同时浇筑或尽量缩短闸墩与闸底板之间的时间间隔,
可有效控制闸墩裂缝发生。

 

  

5、混凝土干缩裂缝的控制措施 

  混凝土存在空隙产生湿胀干缩,加强振捣使之密实,清除混凝土中的泌水、加强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