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很简单,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颠扑不破的真理,至少在我这里是。

 

3

 

、群体和自我的认同

 

这个事情早也想说,我的中学是陕西省中学中每年上清华北大的学生算是最多的,时不时蹦出个

状元。我在中学的时候,时常会因为这种数据觉得自我膨胀,觉得自己是这个学校的成员,所以

 

特别牛,看其他学校学生都感觉高人一头。

 

 

上了大学我立马明白,自己中学那状态简直如小丑一般。

 

我必须承认群体和群体相比,是有优劣之分的,但是决定一个群体优劣的根源还是个体。一个大

学之所以出色,是因为有大师或者曾经有大师,假设一个名牌大学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不再出大师 ,

 

不再出翘楚,那所谓名牌实已外强中干,甚至只是被后人当做资本炫耀和招摇。

 

我们总是习惯用所在的相对优秀的群体来标记自己,仿佛算是某种认同,从中学到大学再到工作

的单位,好像有了这种群体的认同自己就变得很安全,很有质量保障,好像只要是这个群体出去

的,我就一定是素质过硬业务精熟。其实,因果倒置了。你最初能跻身这一群体,是因为最初你努

力了,提高了,在阶段转换的时候才能跳入相对优秀的群体,如果进来之后就放纵就开始颓废,

 

即便被打上标签也只是残次品了。

 

对于那些始终努力人们,我很尊敬他们。我想这些人不会在乎自己被扣上了什么标签,而只是在

乎自己的努力。只要没停下,就一定会继续做大做强自己。如果有一天,现在的群体已经容纳不下

 

自己,已经不能为自己提供足够广阔的舞台,没关系,他们会进入新的更加优秀的群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