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资源短缺程度。目前,正常年份全国每年缺水量 400 亿立方米,有 400 余座城市供水不足,
严重缺水的城市有 110 座,近 2/3 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但是,污水再生利用情况
与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并不匹配。截至 2010 年底,我国形成的污水再生利用生产能力
1082.1 万吨/日,实际再生利用总量 923 万吨/日,不到全国城镇污水处理总量的 10%,污
水再生利用空间仍然很大。

    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营管理仍需加强。目前,我国污水处理能力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区
域、大型城市、城市市区、县城中心镇等地区,城市卫星城、县城一般建制镇及中西部县
(市)等地区的污水处理能力相对不足,污水处理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于已建污水
处理厂,在运营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仍有部分污水处理厂难以稳定达标,甚至还
有一些污水处理厂存在偷排漏排的现象。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还未大范围开展。据统计,我国总计有乡镇 45412 个,乡村人口
达 91960 万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十分缺乏,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
还处于直排状态。由于农村人口分散,配套管网建设缺失、运行维护人员技术水平相对较
低、监管困难等原因,要进一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还面临相当大的困难。

    

十二五 生活污水处理思路

    进一步完善污水管网、重视污泥安全处理处置、加强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加大再生水
回用力度、按需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并加强监管和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

    “

十二五 期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对水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生活污水处理形

势依然严峻。应继续抓住水量、水质、监管、农村等 4 个方向,以进一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
率、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为目标,以污染物总
量减排为重要抓手,继续推进全国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第一,抓水量,通过完善污水管网,
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率,使污水处理设施发挥最大效益;第二,抓水质,通过污水处理
设施改造,降低出水污染物浓度,达到改善受纳水体水环境质量的目的;第三,抓监管 ,
以保证投运污水处理设施规范运营,杜绝偷排、漏排和污泥随意堆放等现象;第四,抓农
村,鼓励将农村生活污水收集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或建设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
以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

    主要措施有:

    进一步完善污水管网。通过推广网格化的城市精细管理模式,加快污水收集管网建设,
大力推行雨污分流污水收集管道系统,提高城镇污水管网覆盖率以及城镇污水收集率。对
于已建污水处理厂,通过完善管网,解决污水管网与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匹配的问题 ,
提高污水处理率和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对于在建和新建的污水处理厂,要充分做好污水
管网布设与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配套的评估工作,使污水处理厂的环境效益最大化。

    重视污泥安全处理处置。加强污水处理厂污泥安全处理处置监管力度,要求规模大于
10 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对其产生的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推行污泥外运的三联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