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如图 4 所示,未校正前,圆形的靶点在图像上呈半
圆形,经过校正,这种失真消失。 

 

4.  相位增强谐波技术 

 

传统的谐波成像是利用滤波器将回波中的基波

成份消除,保留谐波成份。由于回波中基波成份远

远强于谐波成份,通过滤波器很难将基波完全消除,

影响谐波成像的质量。 

DC-6 采用了多路电压控制发射波形,使得相位

增强谐波技术有可能实现。相位增强谐波技术是指

在同一位置发射两次,两次发射波形完全相反(即相
位相反),把两次发射得到回波相加,用相加之和进
行成像的技术。由于发射波形相位相反,两次发射

得到的回波中的基波成份相位会完全相反,将两次

回波直接相加,基波成份将被基本抵消,而谐波由

于是传播的非线性特性引起的,不但不会被削弱,

反而会得到加强。这样就得到了基本纯净的谐波。 

 

5.  特异性组织成像 

 

当声源受到压缩和拉伸后会产生运动,这种运

动在媒介中的传播称为声波。和其它声波一样,超

声波是一种压缩波。超声波在媒介中传播的速度与

媒介的密度与弹性系数相关。一般来说,媒介越难

被压缩,声阻抗越大,超声波传播的速度越高。表 1
列出了超声波在人体内各种媒介中的传播速度以及

所对应的声阻抗。从表 1 可以看出,超声波在人体
软组织中的传播速度相差较小,其平均传播速度是

1540m·s

-1

。一般来说对于混合的软组织,在软组织

边界上产生的反射和折射对超声波波束的形态影响

较小。但是对于骨等超声波传播速度较高的媒介,对超声波的波束影响非常大。因此,在临床中为了

得到正确的诊断信息,均需要尽可能避开骨头的影响。 

在频率 1~20MHz 的频率范围内,  超声波的频散效应非常小,超声波传播速度可以认为和频率无

关。在环境温度变化较小时,温度对于超声波传播速度的影响也可以认为被忽略。 

对于混合的软组织,一般采用平均传播速度 1540m·s

-1

这个参数值成像。但是由于个体的差异和

检查部位的差异,混合软组织可能是脂肪、肌肉或血液占主导。如表 1 所示,超声波在脂肪、肌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