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50%  

幻灯片

15

3)根据冶炼工艺的不同要求,合理配电。

在精炼过程中,应掌握高温氧化,中温还原、低温浇铸的原则,以实现低质、低
耗。
在熔化期,通电起弧的

10min 内,宜用二级电压供电,以稳定电弧和减少弧光

损坏炉盖,待电弧稳定后再用最大功率送电,以加速熔化。熔化后期,为保护炉
墙、炉盖不受损伤,可适当减少输入功率,直至氧化期的中后阶段,由于氧化放
热反应剧烈、放出大量化学反应热,钢液升温快,此时,可用小功率供电(中级
电压与电流)。在还原期加入稀薄渣料后则应采用中级电压和大电流,加入碳粉
后,再输入中等功率,等渣形成后,又输入小功率。采用上述供配电办法,可对

 

降低电耗起到良好作用。
幻灯片

16

4)进行节电技术改造,降低用电设备损耗。

某厂对

3t 炼钢电弧炉短网硬排布置,由水平布置改为三角形布置,使 A、B、C

三相电抗基本相等,避免了出现过热点,减少了涡流损失,缩短了熔化时间。同
时,该厂还将短网导线改为水冷电缆,降低了温度,减少了电热损失。其次,调
整三相电极的布置,使其向炉子中心有4

°的倾斜,从而使电极熔化点温度集中,

易形成熔池,加快熔化速度。也可采取改换电极夹头、降低夹头涡流损耗。有的企
业原用电极夹头为铁夹头,涡流损耗大,经改换为铜夹头后,不但延长了夹头
使用寿命,且使吨钢电耗下降约

15k W h。为保持最佳电弧功率,使电极能快速

准确地跟踪电弧状态的瞬间变化,调节电极位置以调节电极的弧隙长度。有的企
业将电弧炉的电极驱动操纵装置,由转差电机改为可控硅小惯量电机驱动,从
而使输入功率波动限制在最小范围内,降低了电能消耗。如大连某起重机厂,改
用晶闸管小惯量电机驱动装置后,使吨钢电耗下降

25~30kWh  

    电炉设备对电能消耗有较大影响,改变短网分布,缩短短网长度,横臂改造
等设备改进可以明显节电。新型横臂的改造是将横臂和导线结合为一体,同时起
支撑电极和导电作用,取得明显效果,降低了电阻率,根据某电炉厂实际测量,
横臂改造后电阻率降低了

17%,有功功率提高了 5%~9%,冶炼电耗降低了

10~40kW·h/t。

 

  电极调节系统与电弧的稳定性有密切联系,会影响断弧和短路的次数,电弧
不稳定,损耗在短网、变压器和电极上的电能会加大。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使电
极调节性能提高,电弧稳定,减少短网电能损耗,减少无功功率,提高电能利

 

用效率。
幻灯片

19

此外,采用新型耐火材料延长炉子寿命。在渣线部位炉体改用镁碳砖砌筑,从而
降低砌炉成本和电能消耗。在操作上,推行炉前化学成份快速分析、加快钢水测
温、严格控制出炉钢水温度、快速装料等,也都是行之有效的降耗节电措施。

5)采用磁镜直流电弧炉代替交流电弧炉。

  电弧炉采用直流供电,具有电弧稳定,短网压降小,磁路涡流损耗小,电弧
的热交换效率高,对电网无频繁的工作短路电流冲击等优点。它与常规的三相交
流电流电弧炉炼钢相比,可使冶炼熔化期缩短

60%,电耗减少 22%,且使脱

 

磷脱硫速度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