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在较高的压力的温度下 [10-15 兆帕(100-150 大气压),400℃左右],

氢气经催化剂作用使重质油发生加氢、裂化和异构化反应,转化为轻质油(汽

油、煤油、柴油或催化裂化、裂解制烯烃的原料)的加工过程。它与催化裂化不

同的是在进行催化裂化反应时,同时伴随有烃类加氢反应。加氢裂化的液体产

品收率达 98%以上,其质量也远较催化裂化高。虽然加氢裂化有许多优点,

但由于它是在高压下操作,条件较苛刻,需较多的合金钢材,耗氢较多,投

资较高,故没有像催化裂化那样普遍应用。

(五)溶剂脱沥青:

      

萃取

方法,从原油蒸馏所得的减压渣油(有时也从常压渣油)中,

除去胶质和沥青,以制取脱沥青油同时生产石油沥青的一种石油产品精制过

程。脱沥青油可通过溶剂精制、溶剂脱蜡和加氢精制(或白土精制)制取高粘

润滑油

础油(残渣润滑油);也可作为催化裂化

加氢裂化

原料。第一

套润滑油丙烷脱沥青装置建立于 1934 年,萃取过程在混合器、沉降罐内完成。

以后建立的装置则改用逆流萃取操作。萃取塔以往采用填充塔,近年来则多采

用转盘塔。中国的第一套丙烷脱沥青装置于 1958

 

年建成。

 

  过程原理  在减压蒸馏的条件下,石蜡基或中间基原油(见原油评价)

中的一些宝贵的高粘度润滑油组分,由于沸点很高不能气化而残留在减压渣

油中,工业上是利用它们与其他物质(胶质和沥青)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别

而进行分离的。常用的溶剂为丙烷、丁烷、戊烷、己烷或丙烷与丁烷的混合物。制

取高粘度润滑油的基础油时,常用丙烷作溶剂。中国

丙烷

沥青装置通常可

生产两种脱沥青油,即残炭值较低的轻脱沥青油和残炭值较高的重脱沥青油,

 

后者可作为润滑油料或催化裂化原料。

 

  工艺流程  包括萃取和溶剂回收。萃取部分一般采取一段萃取流程,也可

采取二段萃取流程。以丙烷脱沥青为例(见图),萃取塔顶压力一般为 2.8~

3.9MPa,塔顶温度 54~82℃,溶剂比(体积)为 6~10:1,最大为 13:1  

     

沥青

重脱沥青油溶液中含丙烷少,采用一次蒸发及汽提回收丙烷,轻脱

沥青油溶液中含丙烷较多,采用多效蒸发及汽提或临界回收及汽提回收丙烷,

 

以减少能耗。

  临界回收过程,是利用丙烷在接近临界温度和稍高于临界压力(丙烷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