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为雨季,常见有暴雨,连续降雨可达 20 余日。

    水系主要以瑞丽江为主,瑞丽江水流速缓慢,江面宽约 600 米,水深

1~3 米。根据瑞丽江嘎中水文站资料,年平均流量 253.1 立方米/秒,

最小 23 立方米/秒。支流主要有南畹河、南惹河、贺派河、南木哈亨河

等,自北向南汇入瑞丽江。

    2)、地质、地貌

    路线地处瑞丽盆地内,地理坐标为东经 97°51′~24°05′,行政区

划德宏州瑞丽市。瑞丽盆地地形平坦,微向南倾斜,盆地海拔高程为

750 米左右,北部山前有残丘分部,呈波状起伏,相对高差 50~100 米,

为低中山浅切割丘陵地形。

    根据地貌成因类型及形态特征,将路线区地形地貌划分为两个地貌单

元,即:湖积台地低丘地形地貌、山间河谷冲积平原地形地貌。湖积台

地低丘地形地貌分布于瑞丽盆地周边,地貌类型较为单调,纵横数里,

平顶缓丘起伏,连绵展布,丘间被一些平缓的谷地所分割,平顶丘构成

的台地和谷地相互交织,台地开阔而且较为平坦,相对高差一般 30~

80 米。地层岩性多为黏土、粉质黏土、砾砂、矿质粉土所组成,具有一

定 的 层 理 , 均 自 缓 丘 倾 向 盆 地 中 心 。 主 要 分 布 于 路 线 K7+600 ~

K19+150 路段;山间河谷冲积平原地形地貌自北东向南西流经盆地中

缅边界线于盆地南东侧及南西部成犬牙状通过。盆区地形平坦微向南倾

斜,盆底海拔高程 750 米左右。盆地内山间河谷冲积平原河网密布,Ⅰ、

Ⅱ级阶地较发育,阶面平坦。地层岩性表层多为粉质黏土、黏土、粉细

砂土,下部为砂砾石类土夹透镜体状黏性土,厚度各地不一,局部大于

50 米。主要分部在路线 K19+150~K25+251.89 路段。

二、编制依据与目的

1、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和地方政府《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