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项目代建工作内容与现行管理制度相重叠。现行的建

设工程管理制度已经明确了工程咨询、招标代理、监理、

造价咨询等项目管理方面的资质、业务范围和法律责任,

基本涵盖了从项目建议书至项目投产的全过程。项目代建

包含了所有这些方面的工作,却不能代替其中任何一家,

也无法实施其中任何一家单位应该做的工作。如果委托单

位不放权,项目代建就会成为一个 传声筒 ,至多起到参

谋和咨询作用。

2.2.3 项目代建进入项目的时间( When )

由于体制的原因,项目代建一般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告获批甚至在初步设计批准后通过招标进入项目。此时项

目大势已定,要有大的作为已是不可能。

代建方在项目开工前的主要工作是办理各种手续,也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跑腿 。由于各地在办理各种建设手

续的程序上存在一些小的差别,如果代建单位不是项目所

在地的企业,人脉不熟,这项工作做起来会很不顺畅,重

要的沟通协调还不得不由建设单位去办。建设单位有微言

也就在所难免。

项目开工后,代建在现场的管理工作与监理基本重叠,

但代建单位无签字权,与监理和施工单位也无合同关系,

仅有协调工作可做。

项目竣工验收后的主要工作还是 跑腿 。结算定案还

得建设单位来做,决算能起个 秘书 作用。

2.2.4 实施项目代建的单位和人才( Who)

各地从事项目代建工作的单位主要有以下两大类:

2.2.4.1国有公司

主要是各地政府出资组建的投资公司,尤以从原建设

系统、交通系统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分离出来的城建集团、

交投集团、保障房公司等类似的公司居多。

这类公司一般对所代建项目的话语权较大,权威性强,

与项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所在地政府的联系密切,对当

地的建设程序和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各类资源都相当熟悉。

时常,这类公司还兼融资主体,政府代言人的角色比较明

显。但这类公司一般无项目管理方面的资质,人员的专业

水准相对不高,项目代建取费高而投入往往较少。由于这

类代建单位的行政背景,他们往往参与项目全过程管理,

甚至包括征地拆迁。

客观地讲,虽然这类公司政企不分现象严重,不代表

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但是在目前情况下,由于政府赋予

了他们法律和经济权利,其代建效果比较稳定,负面反映

不多,而且真正参与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2.2.4.2社会力量

这类项目代建单位主要有房产公司、设计院、工程咨

询公司、建设监理公司、施工单位和专门组建的项目管理

公司。他们一般具备项目管理方面的一项或多项资质,人

员技术和管理力量雄厚。但是这些单位往往未被赋予项

目的经济决定权,也难以承担经济责任。

代建单位各有所长:房产公司擅长融资和管理,但更

愿意将最好的管理人才用在自己的开发项目上。设计院

擅长将业主的意图体现在设计中,但管理能力偏弱。工

程咨询公司擅长项目前期的策划,对项目实施却不够熟

悉,监理公司和施工单位擅长现场管理,但对开工前的

各项工作不够熟悉。

2.2.4.3项目代建的从业人员

绝大部分代建方项目经理属于高素质人才。但他们常

常是专业技术方面的专家,而非兼具技术、法律和商务

等方方面面经验和智慧的管理人才。项目代建更需要具

备全局观念的管理人才而不仅仅是技术专家。我们缺专

家但更缺管理人才。在选择项目经理人选时,国内往往

强调其技术背景,而国外先进国家更强调管理水平

[8]

2.2.5 项目代建的工作环境( Environment )

政府对项目代建的期望显然非代建单位和人员所能有

所作为。由于一般进入项目时已进入施工准备阶段,难

以从全局上控制项目的投资;由于缺乏行政资源,在项

目的征地拆迁方面无法作为,如果又非项目所在地本地

企业,对当地的办事程序不够熟悉,人脉不熟,则难以

控制项目的总进度;由于没有签字权,在施工质量控制

和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缺乏权威性。如果业主方不能全力

支持代建单位的工作或完全放权,代建方也难以起到协

调作用。建设监理做不到的事,项目代建同样无法做到。

业主对项目代建的期望常常表现在办理项目建设手续

能快一点,现场能控制住,基本没有让其在如何提升项

目总体管理水平方面大有作为的意思。在办理建设手续

方面,业主方更多的时候觉得不如自己或者由自己请人

办得更快。业主方经常的一种心态是:我不能白请这个

代建 。因此,更多的时候是代建每天与监理一起驻在

现场,做着相同的工作。一旦工地出现问题,业主方就

会指责其监管不力并同时要求代建单位加强人员配备。

现行法律环境下公开招标选定的施工队伍有可能是三

无队伍:无资金实力、无技术水平、无管理团队,想怎

么干就怎么干。如果不幸碰到这样的施工单位,甲方管

理团队要实现预定的管理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

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管理人才的成长远远跟不上

建设的需要。在基本建设战线,甲方、施工、监理、代

建、设计、造价咨询、工程咨询,等等,几乎所有单位

都缺高素质人才。看一下我们的周围,项目经理和总监

不能到岗是普遍现象。相关资料显示

  [9]

,截止

2009

年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共计具有执业资格人员

730046 人次,注册人员 544537 人次,其中一级建

造师

189157 人,监理工程师 115870 人,造价师

104670 人。当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9.41 万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