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3、 掺和、浸湿和分散:

1) 石墨与粘合剂溶液极性不同,不易分散。

2) 可先用醇水溶液将石墨初步润湿,再与粘合剂溶液混合。

3) 应适当降低搅拌浓度,提高分散性。

4) 分散过程为减少极性物与非极性物距离,提高势能或表面能,所以为吸热反应,搅

拌时总体温度有所下降。如条件允许应该适当升高搅拌温度,使吸热变得容易,同时提高流
动性,降低分散难度。

5) 搅拌过程如加入真空脱气过程,排除气体,促进固-液吸附,效果更佳。

6) 分散原理、分散方法同正极配料中的相关内容,在三、(一)、4 中有详细论述,在此

不予详细解释。
4、 稀释。将浆料调整为合适的浓度,便于涂布。

四、

 配料注意事项:

1、 防止混入其它杂质;
2、 防止浆料飞溅;
3、 浆料的浓度(固含量)应从高往低逐渐调整,以免增加麻烦;
4、 在搅拌的间歇过程中要注意刮边和刮底,确保分散均匀;
5、 浆料不宜长时间搁置,以免沉淀或均匀性降低;
6、 需烘烤的物料必须密封冷却之后方可以加入,以免组分材料性质变化;
7、 搅拌时间的长短以设备性能、材料加入量为主;搅拌桨的使用以浆料分散难度进行更换,
无法更换的可将转速由慢到快进行调整,以免损伤设备;
8、 出料前对浆料进行过筛,除去大颗粒以防涂布时造成断带;
9、 对配料人员要加强培训,确保其掌握专业知识,以免酿成大祸;
10、 配料的关键在于分散均匀,掌握该中心,其它方式可自行调整。

五、

 总论:随着电池制程的日益透明,锂离子电池生产厂家越来越将配料列为核心机密,

因为从材料的挑选、处理到合理搭配包含了太多技术人员的心血,同样的材料,有的厂家用
起来特别顺利,有的厂家就麻烦百出;有的厂家用中档的材料可以做出高端的电池,而有
的厂家却使用最好的材料做成的电池惨不忍睹;本人在此发表配料的基础知识,旨在让大
家对配料的了解多一些,少走一些弯路;但因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之处,希望大家
多多批评指正。我也期望大家在工作中认真研究,真诚交流,大胆创新,团结起来,共同促
进中国锂离子电池生产水平的提高。

电池名词
● 电池: 指通过正负极之间的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 一次电池:指无法进行充电,仅能放电的电池,但一次电池容量一般大于同等规格充电
电池,如锌锰、碱性干电池,锂扣电池,锂亚电池等。
● 二次电池:指可反复充电再循环的电池,如铅酸、镍镉、镍氢、锂离子、锂聚合物、燃料、锌、
铝、镁空气电池等。
● 额定容量:指电池在充满电後,空载状态下放电至截止电压时,所能释放出的电能量,
一般以

mAh 或 Ah(1Ah = 1000mAh)符号来表示。但如果电池使用时连接负载及长期使用

后,电池释放的电量会下降。容量由于充放电是在一定的

C-倍率条件下进行的,因此电池

的容量与

C-倍率直接相关。通常情况下电池的标称容量是指 0.2C 条件下测试得到的电容量 。

C-倍率越大,电池的放电率越小。充电容量(Ah 或者 mAh)=充电电流×充电时间,放电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