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水利工程发电

  水电站是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又称水电厂。它包括为利用水能生

产电能而兴建的一系列水电站建筑物及装设的各种水电站设备。利用这些建筑物集中天
然水流的落差形成水头,汇集、调节天然水流的流量,并将它输向水轮机,经水轮机与
发电机的联合运转,将集中的水能转换为

电能

变压器

开关站和输电线路等将电

能输

电网

有些水电站除发电所需的建筑物外,还常有为

防洪

灌溉

航运

过木、

过鱼等综合利用目的服务的其他建筑物。这些建筑物的综合体称水电站枢纽

水利枢纽

水电

清洁能源

可再生、无污染、运行费用低,便于进行电力调峰,有利于提高

资源利用率和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在地球

传统能源

益紧张的情况下,世界各国普遍

 

优先开发水电大力利用水能资源。

  中国不论是水能资源蕴藏量,还是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都居世界第一位。截至

2007 年,中国水电总装机容量已达到 1.45 亿千瓦,水电能源开发利用率从改革开放前的
不足

10%提高到 25%。水电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同时还带动了中国电力装备制造业的繁荣。三峡机组全部国产化,迈出了自主研发和创新
的可喜一步。小水电设计、施工、设备制造也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使中国成为小水电
行业技术输出国之一。

 三峡水电站的输变电系统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负责建设和管理,预计共安装

15 回

500 千伏高压输电线路连接至各区域电网。随着三峡电站的建成,长江水电资源将得到有
效开发利用。三峡电站共有单机

70 万千瓦的机组 26 台,总装机量 1820 万千瓦,年发电

847 亿千瓦时,远远超过位居世界第二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相当于 6 个半葛洲坝电站和
10 个大亚湾核电站,每年为全国人均提供 70 千瓦时电。电站单机容量、总装机容量、年

 

发电量都堪称世界第一。 大江截流后

6 年内,三峡电站首批机组即可投入发电。到 2009

年全部机组发电后,三峡电站向华东、华中、川东供电,并与华北、华南联网,成为中国

”  

电力布局的 中枢 。 不仅如此,与火电相比,三峡电站等于省了

10 个 500 万吨的大型煤

矿,如果加上运输专用线、电厂、供水、污染处理、煤渣运输等投资费用,效益更为可观
与此同时,三峡电站建成后每年减少

5000 万吨煤炭运量,大大减轻煤对交通运输的压力。

中国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同

时,资源和环境制约趋紧,能源供应出现紧张局面,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增大。据此,加快
西部水力资源开发、实现西电东送,对于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短缺问题、改善生态
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大力发展水
电事业将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对于推进地方农业生产、提高农
民收入,加快脱贫步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水电开发
通过投资拉动、税收增加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将把地方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产业
优势,以此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形成支撑力强的产业集群,有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李宗坤 孙明权 郝红科 吴泽宁《水利水电工程概论》,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5  

 

 

 

 

王腊春 史运良 王栋 张兴奇《中国水问题》,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1  

 

陆德富《世界江河防洪与治理》,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4 , 1 

汪恕诚《资源水利

-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 , 3 

 

 

 

左玉辉 梁英 柏益尧《水资源调控》,科学出版社

2008   

 

 

侯财水 胡天舒《水电站》,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