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3 结论和

探讨

  通过实验
可以看出,见

表 1,随着工

艺气体总流量
的增加,膜的
厚度呈上升趋
势,也即成膜
速度呈递增趋
势,但超过一
定流量后又呈

下降趋势。对这个变化的解释是,当流量的增加,等离子浓度也呈上升趋势,但是当超
过一定值后,由于等离子能量在呈下降趋势,导致继续等离子化难度增加,这样当流量

继续增加时,等离子的浓度反而会降低,成膜速度呈递减趋势[1]。

  随着工艺气体总流量的增加,折射率缓慢增加。在用等离子体形成的氮化硅膜的折

射率与致密性没有必然的联系,并不是折射率越高致密性就一定高。这点与用 LPCVD 所

形成的氮化硅膜是有差异的。

  随着工艺气体总流量的增加,吸光系数也缓慢增加,HF 酸腐蚀的速度也缓慢提高,

可见致密性在变差。主要原因是当流量增加时氮化硅膜的成分在发生很大的变化,离四
氮化三硅越来越远,其实我们所称的等离子下形成的氮化硅膜是一个相当笼统的说法,
其膜成分的配比无数,能适合做高效太阳能电池减反射钝化膜的氮化硅膜的要求是相当

高的[2]。绝对不是肉眼看到的,以为都一样。

  随着工艺气体总流量的增加,少数载流子的寿命也发生了变化,刚开始呈上升趋势,
然后呈下降趋势。从少数载流子的寿命变化可以看出钝化的效能变化,当总流量变化时,
等离子的扩散长度也在改变,其实在初期等离子激发时,对硅表面非但没有钝化作用,

而存在一个损伤的过程,但是当膜增长到一定厚度时,这种损伤将消失[3],然后会被补

偿并增强钝化作用,而并不是说沉积膜的全过程都是钝化过程。

§

  在效率方
面,当工艺气
体总流量增加
时,效率有一
个最佳值,如

3 所示,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