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包括了农业生产中的生态农业、工业生产中的绿色企业、工业废水的自然处理技术、水体富营
养化的生态处理工程、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处理以及污染治理生物技术等等,其目的是利用现
代科技的全部潜力,使工农业生产走向

“绿色”和“无害”。各国有关保护、治理环境的法律法

规也纷纷出台。

1989 年,加拿大环境部长提出了“绿色计划”,这是工业发达国家第一次在

政府官方文件中使用绿色计划一词,也是第一次在宏观层次上把绿色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
展规划结合起来。同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了

“清洁生产”的概念,其要点是在生产过程

中采取整体性环境保护策略。进人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绿色计划”在

各国相继推出。

19%年,美国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旨在奖励在研究、开发和应用创

新性绿色化学技术方面获得杰出成就的个人、集体或组织。

绿色产业一兴起,就代表了一种对生产、生活方式的新追求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这种绿

色产业是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资源利用合理、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安全、无污染的产业。
现在,以为社会提供绿色产品为导向,以建立绿色的企业为目标,绿色生产过程、绿色产品
设计、绿色标签和包装、绿色营销策略等构成了全方位的绿色产业模式,涵盖了全部第

一、第二、第三产业。
我国于

1992 年签署了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两个国际公约,并编制了《中国 21 世纪议

程》,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党中央提出未来

50 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山川秀美。到 2003 年底

全国已有

400 多个县宣布为生态农业县,已有 7 个省宣布要建立生态经济省,如江西要建

立生态经济区、云南要建立绿色经济强省、吉林要建立绿色生态经济强省、黑龙江要建立绿色
食品大省、浙江要打造

“绿色浙江”等。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产业相

关法律、法规体系,产业实力逐步增强,绿色认证在加快发展。我国的绿色产业方兴未艾。

科学发展观与绿色产业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统一于人们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

有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一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前一个方

面是发展观及其发展,直到科学发展观的产生

;后一个问题就是产业及其发展,直到绿色产

业的产生。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并不是分道扬镰,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

经济发展中正反两方面的结果,既是经济发展观发展的动因,也是产业发展变化的动

因。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结果,特别是负面结果,使发展观和产业不得不发生变化,并且这个
发展结果所昭示的人与自然的本质又直接构成了发展观的内容和产业发展的取向。

科学发展观与绿色产业是互相作用、互相吸收的。人类经济活动正反两方面的成果,教

育和教训了人们,引起人们的反思,使人们的经济发展观发生变化,从而也使经济行为、产
业取向发生变化。而经济行为、产业的绿色取向又为经济发展观提供鲜活的材料,丰富充实
着经济发展观的内容,促进经济发展观的进一步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绿色产业发展的思想理论基础,绿色产业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形式 。

2003 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标志着科学发展观的成
熟化、系统化,这必将对绿色产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我们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
导,进一步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

首先是坚定发展绿色产业的信心。绿色产业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完全一致,是科学

发展观的实践形式。和传统产业比较,绿色产业正确地处理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把社会生产
力和自然生产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又把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国内发展和
对外开放统筹起来。这表明绿色产业是较高级的产业形式,正像马克思预言的那样

:“社会化

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