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1.4.1  室内外消火栓

系统

 

  上海科技馆设置了室内和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用水量均为

30L/s。在

消防电梯前室、展厅及走道等处设置单出口消火栓箱,局部为双出口消火栓箱,以保证有二
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其间距不大于

30m。消火栓箱均采用带自救水喉

及手提灭火器的消火栓箱。在四层夹层设

18t 消防专用水箱并设置稳压装置。室外设地上式

水泵结合器四组,地上式室外消火栓

10 个。

  

1.4.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除藏品库、计算机房、发电机房、电气室等不宜采用自动喷水

灭火系统的房间外,科技馆各类用房均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中厨房及热带雨林区域采

93oC 喷头,其他均采用 68o  C 喷头。由于本工程层高达 10m,夹层亦有 5m 高,因此均

采用快速反应喷头

(屋架内采用标准喷头)。在中庭开口处及防火卷帘处均加密安装喷淋头。

  

1.4.3 其他自动灭火设施  

  发电机房、锅炉房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藏品库、计算机房采用气体灭火系统;球幕影
院及部分藏品库房采用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
  

1.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上海科技馆采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全保护的设计方式,普遍采用离子感烟火灾自动报警
系统,但对于馆内所设置的巨幕影院、球幕影院、中庭等部位,考虑到这些部位的净空高度
较高,若选用点型探测器和红外光束探测器,烟气在上升时由于吸入周围的冷空气产生温
降而不能经过探测区域,则系统不能进行有效的报警,其设置高度有一定的限制。因此,我
们提出了设置吸入式的火灾探测系统。由于这一系统利用主动式的吸气装置持续诱导和传输
探测区域的空气样本进行分析以判断火灾,对于设置在大空间等部位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探
测系统。
  

2、上海科技馆消防设计引发的思考

  

2.1 关于防火分区设计的思考

    为了充分体现上海科技馆的宏伟壮观,并为参观者提供一个宽敞明亮、视野开阔的公共空
间,美国

RTKL 设计公司的设计人员将科技馆 A、B、C 三个区域的共享空间连为一体,这就

为中庭的防火分区设计带来了难题。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商业营业厅、
展览厅等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
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

4  000m2,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所允许的最大

防火分区面积也不过

5  000m2,这对于上海科技馆 8  000 余平方米中庭的设计显然已不相

适应。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翻阅了

NFPA 和 UBC 规范的有关内容,并结合在美国考察大

型商业建筑和展览馆建筑消防设计的情况,最终提出了中庭与其他区域之间进行防火分隔
中庭采用不燃化装修,严格控制中庭的使用功能,加强排烟设计的解决方案,使科技馆的
设计既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又不影响设计者的设计理念,二者得到了较为完美的统一。
    笔者认为规范对防火分区的划分应根据不同使用功能建筑的不同区域加以区别对待,可
以根据建筑空间高度的不同、建筑内火灾荷载的不同、建筑内消防系统设计的不同对建筑的
防火分区设计提出不同的要求。可以采用性能化的设计方法,通过对特定建筑的火灾模型分
析来确定防火分区的设计。
  

2.2 关于安全疏散设计的思考

    由于科技馆内每层设有多个大型展厅,为满足安全出口数量的设计要求,展厅部分共设
计了

10 座安全疏散楼梯间,但在疏散出口数量和疏散距离上局部仍有一定的缺陷。同时由

于建筑的北部为三区连通的中庭设计,所以大部分疏散楼梯间均设在建筑的南侧。《高层民
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楼梯间在首层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口,如果科技馆的每一部疏散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