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规定时,应不小于以下规定:扁钢支架:

30mm×3mm;角钢支架:25mm×25mm×3mm。埋

注支架应有燕尾,埋注深度应不小于

120mm。

    

3.4.3  测定箱、盒及固定点位置:

    

3.4.3.1  根据设计首先测出箱、盒与出线口等的准确位置。测量时最好使用自制尺杆。

    

3.4.3.2  根据测定的箱、盒位置,把管路的垂直、水平走向弹出线来,按照安装标准规定

的固定点间距的尺寸要求,计算确定支架、吊架的具体位置。
    

3.4.3.3  固定点的距离应均匀,管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接线盒边缘的距离为

150~300mm。中间管卡最大距离见表 3-10 所示。
                           薄壁铜管中间管卡最大距离                 表 3-10

钢管直径 (mm)

15~20

25~32

40~50

最大距离 (mm)

1000

1500

2000

    

3.4.3.4  固定方法:胀管法、木砖法、预埋铁件焊接法、稳注法、剔注法、抱箍法。

    

3.4.3.5  箱、盒固定:采用定型箱、盒,需在箱、盒下侧 100~150mm 处加稳固支架,将

管固定在支架上。箱、盒安装应牢固平整,开孔整齐,并与管径相吻合。要求一管一孔,不得
开长孔。铁制箱、盒严禁电气焊开孔。
    

3.5  吊顶内及护墙板内管路敷设,其操作工艺及要求:材质及固定参照明配管工艺;连

接、弯度、走向及压接接地等可参照暗敷设工艺要求施工。
    

3.5.1  会审图纸要注意结合土建结构图、建筑图与通风、暖卫、消防综合布线图及各专业

配合协调,特别是在各专业管道施工交汇处,如卫生间、通道等关键部位,应及时绘制翻样
图。经审核无误后,在顶板或地面进行弹线定位。如吊顶是有方格块线条的灯位,必须按格
块分均,做法如图

3-10~12。

    

3.5.2  灯位测位后,用不少于 2 个螺丝把灯盒固定牢。如有防火要求,可用防火布或其

他防火措施处理。灯头盒无用的敲落孔,不应敲掉;已脱落的要补好。
    

3.5.3  管路应敷设在主龙骨的上边,管入箱、盒必须煨灯叉弯,并以爪型螺纹管接头,

用专用搬子锁好,再用扣压器在连接处扣压不少于

2 点,以达到电气接地良好可靠。

    

3.5.4  管路敷设应牢固通顺,禁止用拦腰管或拌脚管。管路固定点的间距不得大于

1500mm。受力灯头盒应用吊杆固定,在管入盒处及弯曲部位两端 150~300mm 处加固定卡
子固定。
    

3.5.5  吊顶内灯头盒至灯位可采用金属可挠导管过度,长度不宜超过 1000mm。金属可挠

导管应使用专用接头。吊顶各种箱、盒的安装,箱、盒口的方向应朝向检查口。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薄壁钢管严禁熔焊连接。

    检验方法:明设的观察检查,暗设的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4.2  基本项目:

    

4.2.1  连接紧密,管与器件连接到位。明配管及其支架、吊架应平直牢固,排列整齐;管

子弯曲处无明显折皱,油漆防腐完整。暗配管保护层大于

15mm。

    

4.2.2  管路的保护层符合以下规定:

    

4.2.2.1  穿过变形缝处有补偿装置,补偿装置应平整,活动自如,管口光滑,螺纹管接

头与管子连接可靠;
    

4.2.2.2  穿过建筑物和设备基础处加保护套管。加保护套管处在隐蔽工程记录中标示正

确。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