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碎石化以后的效果。在压实前如果发现有

5cm 以上的凹处应该采取一定方式进行回填,并

保证其压实后与周围碎石化路面表面平整一致。在此需要确认凹处是否是由于土基不稳定造
成的,如果土基过于软弱,则该区域需要按照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进行适当合理的处理;

 

  第五,碎后的压实的主要作用是将扁平颗粒进一步压碎,并且稳固下层块料,为沥青
面层提供平整的表面。为了防止压实过度应避免在潮湿的条件下进行压实操作,特别是在一
些稳定性比较差的位置。

 

  

2、面层加铺沥青混凝土方案 

  在施工中,我们通常使用原有的路面作为基层,其中,路面的结构是指其上面的调平
层、下层面以及上层面。我们在旧路面的改造过程中要注意根据路面标高差的不同选择不同
的路面机构。对于沥青性能改善主要的方法是使用含有碎石比较多的密实性沥青混合料级配,
并使用水泥代替矿粉。

 

  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就是设计的沥青加铺层厚度,这层厚度由防反射裂缝以及行车荷载
两个因素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加铺的厚度指的是加铺层的最小厚度,这一过程技术
性要求较高,特别是对减少反射裂缝要求。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目前尚没有关于这方面
的相关规范,所以我们可以依照国外的方法对其进行计算。水泥混凝土面板具有较高强度,
将其作为基层,强度一般情况下没有问题,主要是为了防止产生反射裂缝。防止反射裂缝的
措施大致主要分为:设置中间夹层、增设补强层以及改善沥青罩面性能。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后会产生许多贯穿板厚的裂缝,这些裂缝为以后水分的通
过提供了通道,虽然有表面撤布透层油的预防措施,但是还是不能完全避免水分在碎石化
层下的聚集,因此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以防止水分从路表进入。

 

  当公路基层处于比较不稳定的情况时,需要慎重采用碎石化工艺,对于存在局部基层
不稳定的情况,需要通过有效地处治来提高基层的稳定性,然后进行碎石化施工。对于颗粒
粒径偏大的情况,主要出发点是从结构组合角度提出合理结构层类型以进一步降低反射裂
缝出现的可能。粒径偏小时,则需要提出能抵抗沥青层底疲劳开裂的结构层类型和组合模式。
从工艺总体上看,这一工序要占用相对较多的时间,但是这种时间耗费是必需的。通过对基
层不稳定部位的处治,可以消除未来加铺结构的安全隐患,为加铺结构的长期使用提供保
证。

 

  五、结语

 

  我国目前仍以公路为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因此公路的质量尤为重要。我国有些公路
由于以前在设计方面的不合理性,或者是由于建设年代久远,使用年份太久,或者是建造
时质量标准没达到等而导致路面状况不佳。公路路面的改造工作会越来越多,由于在改造过
程中存在很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我们在改造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
题我们应多思考、多学习,并且善于总结,对旧路改造的过程中要讲求科学、不断地总结经
验和教训、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手段,争取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只有这样才
能够确保公路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进而为我国的快速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婷,王慧敏.浅谈公路路面改造工程机施工技术.公路与管理.2012 年 17 期. 

  

[2] 钟玉明.城市道路拓宽改造施工技术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 ,2011(5). 

  

[3] 陈启新.城市道路拓宽改造施工探析[J].科技资讯,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