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含氮废水处理工艺
1 引言
已有研究表明,稳定同位素技术是探索氮的来源及转化途径的一种重要手段.δ15N 可
区分不同来源的氮,含氮化肥通常是由大气中的氮加工生产而来,其δ15N 值多在 0 左右;
土壤有机氮经缓慢的氨化作用转化为 NH4+,然后经硝化作用转化为具有相近δ15N 组成的
NO3-,其δ15N 范围为 2‰~8‰;来源于生活污水与人畜粪便的氮素具有较高的同位素值,其
δ15N 范围为 8‰~20‰.在氮转化的各种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中,由于 14N 通常优先参与
反应使残余物质中富集 15N,从而产生δ15N 分馏效应.因此,可以利用δ15N 的分馏特征,
结合反应系统中氮的浓度变化及水力条件等,识别氮的转化途径.上述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环
境水体氮的溯源分析及其转化过程研究,O、B、Sr 等同位素的应用,进一步提供了有价值
的氮污染溯源及过程转化信息.
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泊,2013 年 TN 为Ⅴ类,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由于太湖富营
养化成因的复杂性,同位素等技术被应用于氮污染的溯源研究,与聚类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
对比,同位素方法可为氮污染来源提供直接证据.利用δ15N-NO3-研究了苏州、无锡地区河
网及太湖东部的氮污染来源,揭示主要氮源为土壤有机氮、大气沉降及围网养殖;同时,以
水体高浓度的 N2O 及高δ15N-NO3-特征值表征了研究湖区反硝化作用的发
生.Townsend-Small 等(2007)与 Chen 等(2013)利用δ15N-NO3-及δ18O-NO3-研究了太湖北
部湖区、湖心区及北部入湖河流的氮污染来源,研究认为北部湖区及其入湖河流的主要氮源
为生活污水与粪便;同时,以水体 NO3-的δ15N 与δ18O 线性分馏关系表征了湖区反硝化作
用的发生.
以上研究成果表明,太湖水体氮污染来源具有时空差异,而目前的研究区域主要集中于
太湖北部及东部湖区,研究对象为河湖水体.太湖入湖河流主要分布于湖区北部与西部,其
中,北部入湖水量占太湖上游来水总量的 25%,西部入湖水量占 75%,西部上游区是太湖水
化学成分的重要来源,而有关该区域的氮污染同位素溯源研究尚未见报道;同时,沉积物作
为湖区反硝化等作用发生的主要场所,其δ15N-NO3-与δ15N-NH4+分析亦未见报道.因此,
本文以竺山湾以南的西部湖区及其上游南河水系为研究对象,利用δ15N-NO3-与δ
15N-NH4+,结合水文过程特征,首次对太湖西部主要入湖河流、西部湖区水体及沉积物氮污
染进行溯源研究;同时,综合分析δ15N-NO3-与δ15N-NH4+的分馏效应及各形态氮的浓度分
布特征,开展湖区氮转化途径研究,以期为太湖流域氮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采集与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