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论中国特色的企业制度创新(3)

三、关于中国特色企业制度的前瞻性思考
如上述,以中国独特制度演进路径和制度环境为背景的中国现代企业制度建

” “

设,必然是 过程创新 与 目标创新 的统一。由此我们断定,中国特色的企
业制度是中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必然走向。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有如
下预期:
(一)过程创新方面:制度环境得到优化,企业回归其基本逻辑
如上述,我国古代历史中的制度环境在产权原则、法治原则和合约原则三个
方面均存在致命或严重的缺陷,内部规则演进遭受到外部规则的重重干扰而
被异化,企业组织难以获得可持续性的拓展,企业制度增量很少,由此导致
现代企业制度未曾从中国历史自发创新,而不得不在近现代走上了一条制度

模仿和推广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道路。尽管这条道路可能存在某种 后发优

势 ,但 历史不可能飞跃 (马歇尔),这并不能替代制度环境的优化。如果
制度环境未能根据如上三大原则作出根本的变革,内部规则将难以避免遭受
外部规则异化的命运,企业将难以回复其基本逻辑,企业制度演进也仍将难
以获得可持续性,最终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难以获得彻底的成功。
观察中国建国以来的历史可以发现,包括国有企业自身改革以及民营经济异
军突起在内的企业制度变迁,本质上是一个制度环境优化前提下企业制度逐
渐回归其基本逻辑并开始进行自主性持续演进的过程。可以判断,这一过程
同古代中国相比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但在一定意义上,对制度环境的变革和
优化,其实就是在进行现代社会基本制度架构的建设,以及现代社会基本精
神理念的启蒙,这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将会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观察表明,
我国现实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比如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的问题、

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企业性质的 单位化 问题;民营

企业发展面临的金融约束问题、 红帽子 现象、寻租问题、自主性不够等问
题,尽管有一些是企业制度本身的问题,但追根溯源往往可以发现一般都与
我国的制度环境存在千丝万缕的因果联系。
事实上,我国制度环境状况尚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制度持续演进对产权原则、
法治原则和合约原则的要求。比如,在产权原则方面,国有产权不清一直是
久拖难决的老大难问题,私有产权也存在理论基础不足、歧视性地位、法律
保护不完善、宗法性和封闭性等问题。在法治原则方面,法律的价值追求偏

重于社会本位而忽视 权利 保护的倾向仍未得到根本扭转,政府依法行政仍
需进一步推进落实。在合约原则方面,不仅我国传统社会当中的身份原则仍

在大行其道,建国以来我国又形成了新的 身份 制度,主要包括户籍身份、
群体身份、干部身份、单位身份等。
总之,在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问题上,由于企业本身是一种内部规则,
因此必须转换政府思维为企业思维。在这个意义上制度环境的变革和优化比
单纯的企业制度引进本身更为重要和关键。在这方面我们还任重而道远。
(二)目标创新方面:中国制度环境将对企业制度打上独特的烙印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于经济转轨期的大国,其复杂制度变迁过程中新旧制度
之间的交互作用、制度均衡格局的变动不居、充盈其间的种种变数,都使得
对企业制度中国特色的把握难之又难。不过,考虑到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稳
定性和文化传统的深远历史渊源,我们也可以依据与此做一些初步的前瞻性
思考。
第一,社会主义的和谐竞争理念与中国特色的企业制度

同一般而言制度环境 决定 企业制度特殊的 消极 含义相比,社会主义条件

下中国特色的企业制度建设应当内涵一种特定的 积极 意蕴。就是说,居于
后发转轨国家的位置,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当也可以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