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中国式薪酬革命 国企 CEO 的激励处方

  2007 年以 6600 万高薪备受公众指责的平安董事长马明哲,2008 年只领了 1 元年薪。1
元当然就不受指责了,但 1 元是否就比 6600

 

万更合 理?

  全球市值最大的电信运营公司中国移动,其总裁王建宙年薪是 133 万,这个数字是
多了还是少了?
  国企高管的高薪为何一次次引发争议?当前国企高管薪酬体系存在哪些问题,怎样
对他们进行有效激励?

 

  这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掀起一场中国式薪酬革命的时候到了!
  
  国企高管的薪酬,从来不缺绯闻主角,去年是格力董事长朱江洪,今年是华远董事
长任志强,其 700

 

多万的天价年薪饱受公众质疑; 另一个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主角是中移

动总裁王建宙。按照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的解释,央企高管平均薪水在 60 万元,王建宙的
年薪 130

 

多万元,当年实际到手的只 有 70 多万元。有网友质疑,中移动县级公司的老总,

实际年薪加奖金也逼近 50 万元,而他们的带头老大现在竟然才拿 70

多万元的 低薪 ,

 

不是做秀就是没能 反映真实收入。
  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
  这或许是国资委实施限薪令后始料未及的结果,同时也反映出公众与监管部门共同

 

的纠结:数字本身的高低未必令人信服,可是要把决定国企高管薪酬背 后的逻辑说清楚 ,
并非易事。往小了说是激励机制的技术性问题,往大了看触及到国企改革的灵魂,薪酬设
计制度缺位折射公司治理失灵的尴尬。
  如果说从 2009 年 9 月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
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开始,国资委相继祭出的 EVA 绩效考核新政、央企董事会试
点等办法,拉开了制度设计的大幕,《经理人》认为,背后仍有许多硬伤待解,比如代理
人(经理人)

 

官商定位不清、激励机制简单 化、薪酬决策的权力制衡等,这些问题纠缠在体

制、国情和市场转轨之间,显然,这不是一组单纯用数字可以作答的命题。

  薪酬倍数被民意 绑架 ?
  公众对薪酬倍数的质疑与监管部门的呼应成为一个有趣的现象。
  2002 年监管部门就规定,高管薪酬不得超过平均水平的 12 倍,但金融、烟草、电信、

 

石油等行业高管薪酬为行业平均水平的几十倍上百倍,面对舆 论压力,2008 年李荣融曾
表示,要合理把握企业负责人实际薪酬与职工平均工资的倍数,防止差距过大。央企绩效

 

考核管理办法出台前后,薪酬倍数的说法有所 淡化,今年 2 月份接受凤凰卫视访问时,
李荣融重申,国企高管的薪酬,不能超过员工平均水平的 12 倍。重拾倍数的态度值得玩
味。
  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美世咨询的屈朝向《经理人》表示,监管部门没必要用

 

生硬的倍数来回应舆论。持相同观点的还有社科院金融研究专家易宪 容: 国企高管的薪

水是普通员工的多少倍,这个没有太大意义。
  屈朝所在的团队曾经为中国电子、五矿等大型央企做过高管的薪酬方案,他的经验表

 

明,不一定用倍数作薪酬制定标准,而是与岗位、绩效和经理人的供 求密切相关,例如
要求管理效率的消费品、制造业,对高管的要求高,这个倍数就会很大;高科技软件行业,

 

人人都是精英,这个倍数可能就低,合伙型的企业亦是 如此;而金融业的高薪,则凸显

了金融业人才供不应求的特征。 此外,高管薪酬的多寡还与行业、公司发展阶段、规模密

切相关。
  让公众密切关注的薪酬倍数,无意中也碰触到了公司治理的观念问题。日本高管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