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员工福利之探究

——以富士康企业为例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企业社会工作起源于资本主义,由于两次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

但经济的繁荣也带来了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社会思想家们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与深刻的

思考。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工作就孕育而生了。在国外把企业社会工作定名为 工业社会

工作

1

并把工业社会工定义为:工业社会工作是一项实物工作,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

者注意到员工的人性与社会需求,并通过设计与执行适当的方案,以维护员工健康与良
好的工作环境。

在我国并没有延用国外的 工业社会工作 这个概念,而是定名为 企业社会工作 。

——

如今的经济结构中包括大量的第三产业

服务业,再沿用 工业社会工作 显得过于狭

 “

隘,所以我国取名为 企业社会工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社会工作的内涵也逐渐丰
富起来。目前受大众认可企业社会工作定义为:企业社会工作即在企业中,运用社会工作
专业的理念、技能、方法,主要在企业内外从事员工的生产适应、职业生涯规划、福利保障、
环境协调的管理工作,目的是提升员工的福利水平,促进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企业员工福利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可将其界定为:员工福利是企业基于雇佣关系,

依据国家的强制性法令及相关规定,以企业自身的支付能力为依托,向员工所提供的,
用以改善其本人和家庭生活质量的除工资与奖金以外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的的报酬与服
务。员工福利的概念很广泛,可以是对员工本人,也可以是针对员工有关的人;可以是物
质上的报酬,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帮助。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西方社会专业的企业社会工作起源于十九世纪末叶美国工业界的福利运

动,从 1875 年第一位福利秘

2

雇于匹兹堡海因兹公司算起,工业社会工作

的历史已经走过了一百三十余年。其中美国在企业社会工作方面最为重视,成
果也最为突出,到 19 世纪 70 年代已经有了系统的企业社会工作。如今,在西
方发达国家企业社会工作无论在理论范畴还是在实务领域都已达到了比较成
熟的境界,被广泛实施于企业界,对促进当地劳工福利、企业成长和经济社会
的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 19 世纪 70 年代,当美国企业社工得到系统而强劲的发展时,中国台湾

社会工作专业也开始起步。一批学者将企业社会工作的理念引进台湾,得到了
学术界、政界、企业界的重视与欢迎。很多学者也陆续发表了大量关于企业社会
工作的论文,出版了几本影响很大的专著。如徐震与林万亿合著的《当代社会
工作》;苏景辉写的《工业社会工作初探》等。在学术界大力推动下,台湾当局
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规、政策,使中国台湾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很快。

2004 年 12

月在北京召开的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暨社

会工作发展策略高级研讨会 上,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南京大学

1

 Philip R.Popple,“Social Work Practice in Business and Industry,1875-1930”[J], Social Service Review,June 

1981.

2

 Charles Zastrow.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and Social Welfare[M].New York, Brooks/Cole.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2000.

 

第 1     

页 共 1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