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立体造型在礼服设计中的运用

  礼服作为一种正式的社交礼仪性服装,其造型艺术的个性化是设计的灵魂。立体感造型

艺术是影响礼服设计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采用立体裁剪的方法,可在礼服设计中运用加饰
法、减饰法以及无增补的立体裁剪造型手法来表现面料立体感的立体造型,也可以借助其他

支撑物表现礼服的立体造型,进而使礼服设计进一步体现出人体的美感。
  礼服是从上古时代就已经出现的一种在庄重的场合或举行仪式等特定环境下穿着的服装。

自从礼服设计出现后,设计师们对自己的作品就像对待艺术品那样不断追求完美,不断致力
于独特的造型设计。直到今日,礼服设计已经在艺术造型上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成衣类服装的

独特性。礼服的造型就像一个雕塑,着力塑造立体感和量感,有全方位的可观性。
  礼服设计主要借助于立体造型艺术的创作原理和方法,使服装的造型具有立体感。礼服

设计主要包括内部结构和外部造型两部分,通常是在符合人体内部结构的前提下采用分割、
抽缩、拼接、刺绣、镂空等外部造型的工艺手法,巧妙地利用不同面料的特性进行不同的造型

设计。
  3.1 礼服设计的“立体感”营造

  3.1.1运用立体裁剪技术营造“立体感”

  立体裁剪源于哥特时期,其后在服装订制过程中逐渐得到发展。因为立体裁剪的每一个

步骤都在实际的三维人体中进行,服装的廓型、结构、细节的安排,都像立体家创造的形象过
程一样,设计思想能够非常直观地体现和表达,并易于及时修改和调整以达到理想的造型要

求。在礼服设计中,通常都会采用立体裁剪的造型方法去塑造完美的造型。正因为如此,礼服
设计的过程常被人称为雕塑的过程,礼服也就被称为“软立体”了。如维果罗夫(Viktor & 

Rolf)2009 秋冬巴黎秀就是立体时装风格,以希腊罗马立体为主题,并以立体感的皱褶打

造出完美的悬垂质感。擅长立体时装风格的维果罗夫在2010 春夏系列设计中又将立体立体

感设计推向新境界,感觉像是奶酪般带着大“空洞”的礼服裙,以极具立体感的大块面切割夺

人眼球。用立体裁剪方法创作出的成品,整体廓型更具立体感。

  立体艺术通过对型体的分合、疏密等进行处理,造成强弱、动静等丰富的空间感。而礼服
设计如同立体艺术一样,主要使服装具有全方位的观赏性,运用切割、拼接、挖空等塑性方法;

利用织物的悬垂、挺括、张力等特性创造凹凸变换的立体感;利用多层次的造型加强整体的空
间感,这些方法都能在立体裁剪和立体设计思维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表现。

  3.1.2  礼服设计注重“量感”的表达

  在礼服设计中,如何把握整体造型的“量感”,是决定最终成品的立体性审美价值的重要

因素。我们礼服的设计中是指服装立体造型元素的轻重、多少在人心理的程度感觉。可以通过
款式整体造型、比例分割、面料质感、面料色彩以及消费者的心理特点等方面来均衡把握,要

将几个因素相互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才会使服装的造型更加具有虚实量感及立体感。能够增
加服装量感的因素很多,重复就是增加量感的有效方法之一。重复是一种强调,依靠量的增

多,提高服装的量感,达到突出的目的。如一件采用绡纸做为面料的礼服,利用其透明性进
行重叠处理或覆盖于其它面料上,产生朦胧迷离、若隐若现的虚幻效果,利用重复、渐变、扭

转层面和面群等构成形式也可令服装造型具有虚实量感及空间层次感。量感的表达还可以运
用“雕刻”、“塑造”及“构成”等立体造型艺术的基本表现手法,使服装整体造型。具有丰富的光

影变化、虚透的空间效应、多角度多变的视点、诱导的体量感等,从而呈现出富有表现力、创造
力的体积感、体量感。

  3.2 礼服设计的“立体造型”技巧

  礼服无论作为产品还是艺术品,最终都是以具体的物质形态来体现的。因此,我们可以

说礼服设计的行为,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一种造型活动,礼服设计艺术应归属于造型艺术。
礼服设计以立体为重心,在丰富的款式变化与细部变化的同时,礼服设计艺术的“立体造型”

技巧也不断推陈出新,成为礼服又一个注目的焦点,也因此让礼服设计艺术不断升值,成为
流行的元素。

  3.2.1  加饰法

  所谓加饰法,主要是通过在礼服原有造型的基础上增加礼服的配饰,或者通过各种手工

造型技法改变面料的原有状态,使得礼服造型设计的最终效果更加完美,与众不同。
  1)珠绣法

  礼服在设计中通常都运用立体裁剪的方法,实现更完美的曲线。在礼服原有造型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