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建筑作品:古琴台和汉阳古城

   

十个武汉人眼中,大概有十个不一样的古琴台。它是一处景点,一座 钓鱼台 ,一场

音乐盛宴,一个通常用来换乘的公交站点,或者,一段似有似无的传奇故事。

  古琴台始建于北宋,因为 伯牙抚琴会知音 的传说,人们修建 伯牙台 ,来纪念这
段传颂千古的友情;又几经损毁和重建,才有了今天的古琴台。

  在一幅清朝光绪年间的汉阳手绘图里,可以看到 伯牙台 。但除此以外,另有规模更
大的亭台楼阁,在龟山山麓、月湖之滨鳞次栉比,延伸至长江之畔。还有朝阳庵、兴国寺、
黄公书院、玉清宫、水月庵、禹公矶、晴川阁、雷祖阁、杨泗庙,多数已是闻所未闻。

  以西便是汉阳古城。当年的城市格局,可见一斑。城垣之内,是府衙所在,城垣以外,
民房林立,孕育了相对集中的市民商业;紧邻江、汉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对外商贸必然
繁盛;而宗教场所也占据着城外的半壁江山,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和亭台楼阁,不仅是

古城 后花园 ,文人墨客也慕名而来,留下了数不胜数的足迹、墨迹。

  这曾是一座功能完备,动静相宜,占尽天时地利的古典城市,小而精巧。

  而如今,这一切,早已融入了一座大城更新扩展的步数当中,融入了一个国家除旧
迎新的美妙蓝图当中,物去,人非。

  只知 鹦鹉 不知 凤凰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今天的武汉人,只知道 鹦鹉 ,却不晓得 凤凰 。

  著名的五百年汉阳树,在五医院院内,它有一个门牌:凤凰巷 12 号。汉阳树脚下的
凤凰巷,是一条凌乱、逼仄、背阴的小巷,自行车响铃俯冲而下,小孩子尖叫着,慌忙躲
闪;两边越来越高的民房遮住了阳光,仰望的时候,似有倾颓之势;错落的房屋,好像
依山而建。

  凤凰巷,曾经是凤凰山南的边坡。古汉阳城自唐朝始,便依山而建,它东临长江,南
接鹦鹉洲,西濒汉水,北以凤凰山为天然屏障。如今的凤凰山,却仿佛在城中消失了。

  沿汉阳大道朝江边走,街边有汉阳公园,摆棋局的老人家告诉我,这一带曾有座 凤

栖寺 ,最早的时候依山而建,山,也便是凤凰山。

  一位老人说: 几年前,还有人住在寺庙改的屋里,现在都拆了。 而当年的凤凰山,
是市民晨练的好去处。顺着老人手指的方位,有几十级阶梯,不格外留意,不会发现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