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安徽九华山的佛教建筑艺术

 位于安徽南部的九华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地藏菩萨道场所在之地。走进这莲花
佛国的山门,极目所望,发现这里所有的寺院与普通的皖南民居几乎没有什么分别。寺院、
尼庵与民居好像只有用颜色才能区分。在这里的寺院中也总能找到黛瓦、天井、马头墙,木
雕这些鲜明的徽派建筑特点。

  九华山的建筑,是典型的徽派建筑。这里有一种窗户叫做槛窗,一般的大型建筑上面,
或家庭建筑上面都有这种槛窗。寺庙也结合了徽派。为了采光的需要,寺庙窗户比较大,
有玻璃。还有一种窗户,这个叫裙板、腰板。上面是采光用的槛窗,再一个典型的特征是天
井,在徽派建筑中叫做泗水归明堂,一、二、三、四就是四个屋檐落下的水仍然归到明堂里,
天井的作用是通气、采光,肥水不流到外面去,仍然留在自己的家里,所以虽然是寺庙,
但把儒家的思想和徽派建筑融会在一起。

  九华山的建筑,除了粉墙、青瓦之外,还有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墙体高大的马头墙。在
邻家房屋失火时能够阻挡外面的火势,保护自家的安全,因此也叫封火墙。

  像九华山的祗园寺,始建于明代,拥有一百三十余间寮房,是九华山规制最为齐全 ,

规模最为宏大的丛林寺院。佛家所讲的 丛林 ,即 十方丛林 ,是以南北东西四面和八角,
再加天、地为十方,形容僧人众多如林木丛聚之意。然而,如此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它
的山门却并不富丽堂皇,只开了一个歪置的小门。这是为什么呢?

  走进歪置的山门,穿过天王殿,没有直接看到想象中的大雄宝殿,而是要沿着一条
斜向的路拾级而上,会猛然发现原来大雄宝殿就在身旁!

  稍有佛教建筑常识的人会立即发现,祗园寺的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客堂、和藏经
楼等十余座建筑及其他殿堂均未按照传统的中国式建筑中轴线对称的模式来布局。从建筑
格局上看,我国建筑群体的平面布局,多为均衡对称,设计时以纵轴为主,横轴线为辅。
一般佛寺的建筑,也以中间一条南北向纵轴线为主,主要建筑都位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 ,
次要建筑安排在轴线的东西两侧。这是世界闻名的故宫,是中轴对称式建筑的典型。这样
的建筑模式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然而在祈园寺却丝毫看不到这样的建筑方式。

  是什么让古人把祗园寺建造成如此的形式,这里有什么讲究或是某种用意吗?

  由于山势的原因,祗园寺并没有建成传统的中轴形式。由于大雄宝殿是佛教里最重要
的建筑,当时的人们则依山就势,把大殿建在高高的台阶上。从山门到天王殿再到大雄宝
殿,等级的上升,也是比喻僧人修行品位的提升。

  从建筑方面讲,这个寺院,主要是都纲式建筑,自由都纲式建筑,以大雄宝殿为都 ,
以周围的附式建筑为纲,所以,您会看到大雄宝殿的周围有讲堂,有禅堂,有僧寮,有
课堂等等,围在大雄宝殿的周围。所以讲,这叫都纲式建筑,是九华山祗园寺一个很重要
的一个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