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0.前言
  油藏在开发之前呈现动态平衡系统。投入开发后,由于钻井、采油、注水以及注汽等开
发措施,使得油藏变为动态的非平衡系统。
  在这一非平衡系统中,部分区块或者层段驱替程度高、油汽采出程度高,而另外区块
或者层段驱替程度低、油汽采出程度低,从而形成剩余油的分布。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成为了
油田开发中后期提高采收率的关键。
  1.剩余油的概念
  油藏中聚集的原油,在经历不同开发方式或者不同开发阶段后,仍保存或者直流在油
藏的油藏不同地质环境中的原油即为广义上的剩余油。其中一部分原油可通过对油藏的再
认识或者改善油田的开发工艺措施、进行方案的调整而被开发出来,这部分称为可动剩余
油;另一部分是当前的工艺水平和开采条件下不能开采出来的、仍滞留在储集层中的原油,
这部分称为残余油。故广义的剩余油包括可动剩余油和残余剩余油两部分。
  2.剩余油形成的控制因素
  剩余油的形成可以从油藏的内部原因以及油藏开采过程中的外部因素来分析。
  2.1 油藏内部控制原因
  2.1.1 地质构造
  (1)构造控制剩余油的分布。
  在油藏的不同开发阶段,构造对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影响和控制程度是不一样的。在
油田的开发早期,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断块构造的控制。油田开发中后期,背斜构造虽然也
起到一定的控制,但微型构造对剩余油的分布起到了主要的控制作用。
  (2)断层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断层分为封闭性和开启性两类,封闭性断层附近往往是剩余油较富集区,开启性断层
附近的剩余油相对贫乏。原因是断层封堵致使采油井注水受效差,或者采油井单一方向受
效,有利于剩余油富集。由于断层的封闭程度不同,往往造成在封闭性好的断层附近有较
多剩余油,剩余油饱和度相对高。剩余油在封闭性断层附近及砂岩尖灭线附近相对富集,
这些部位的平均剩余油饱和度高出同层位平均剩余油饱和度 5 个百分点以上。
  2.1.2 油藏储层
  (1)层间干扰造成的剩余油区。
  在多层合采的情况下,由于层间非均质性的影响,多油层间会出现层间干扰问题。往
往高渗透层水驱启动压力低,容易水驱,而较低渗的储层水驱启动压力高,水驱程度弱甚
至未水驱,这样,便出现水沿着高渗透层突进的现象,而在较低渗透层动用不好或基本未
动用,形成剩余油层。层间干扰主要与储层层间的非均质程度有关。层位越多,层间差异越
大,单井产液量越高,层间干扰就越严重。
  (2)油层层内韵律变化造成的剩余油区。
  由于油层层内非均质和流体的非均质性,造成油层内部的水洗差异,一部分储量动用
很好,一部分着动用很差,从而在垂相上形成剩余油段。
  就厚油层而言,渗透率韵律性不同,其水淹型式也不同,渗透率非均质程度则加剧水
淹状况的差异,因此层内不同部位的储量动用状况也有差异,一些动用很差或者未动用的
油层部位便出现了剩余油的分布。
  通常,正韵律油层底部水洗程度高,注入水沿油层底部高渗透突进,油井见水早、含
水率上升快,而中上部水洗程度弱甚至未水洗,而形成剩余油。
  反韵律油层的上部渗透率高于下部。从高深层的分布来讲,趋向于上部水洗,但从重
力作用讲,注入水又趋向于底部优先水驱。这样就可能出现 3 中情况:①上部水淹严重。这
种情况多出现于层内渗透率级差很大且期间有较稳定夹层的反韵律油层中。②全层水淹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