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摘要:文章简要回顾了农村信贷供给的相关理论,并指出基于市场规律的商业性小额信
贷对于农村发展的重要性,最后了提出目前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其
中,建立小额信贷批发基金,通过金融互联解决资金供应问题是本文的一大创新。

  关键词:小额信贷;农村金融;批发基金

  一、前言

  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特征,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经
济两级分化凸显,且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彭建刚,2011)。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
支持,但由于农业的弱质性、抵押品缺乏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造成农村地区正规金融机
构的信贷配给严重,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尤为重要的是,部分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扮
演着抽血机的角色,它们非但不向农村供给更多资金,还将农村地区的存款输往城市,
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的贡献率大于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的贡献率(谭燕芝,
2009)。

  小额信贷是发展农村金融的有效途径,2005

年, 中央一号 文件首次提出在农村地

区探索建立小额信贷组织,至今已有较大的发展,截至 2011 年 12 月末,全国共有小额
贷款公司 4282 家,贷款余额 3915 亿元,全年累计新增贷款 1935 亿元。小额贷款公司获得
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由于无法吸收存款,仅靠股本和低于股本
50%的

银行

贷款放贷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要。

  二、简要文献综述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学术界主要流行 农业信贷补贴论 ,他们认为,农民没有储蓄

能力,农村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且由于农业的弱质性,使得商业银行不愿意进入农村
市场。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建立非盈利的、政策性的机构对农村进行无偿的注资。在此
理论的指导下,很多国家引入补贴性信贷,使农民获得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但是,国内
外大量研究表明,该模式并不成功,由于贷款的可替代性,许多贷款被用来从事其他活
动。

  麦金农和肖在 1973 年提出了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理论,由于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的
管制,尤其是利率管制,使得资本市场发生扭曲,产生金融抑制,他们提出,必须放松
管制,让市场机制形成均衡利率,从而提供合理的

投资

率和储蓄率,促进经济的发展。发

展商业性小额信贷就必须减少政府干预,逐步放开利率管制。

  杜晓山教授是国内小额贷款理论研究的先驱。1993 年,他去孟加拉格莱珉银行考察,
1994

年在格莱珉银行和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他牵头在易县试点 扶贫经济合作社 ,希

望将尤努斯创建的孟加拉模式引入中国。他较为全面地定义了小额信贷,即在一定区域内,
在一定制度的安排下,按照特定目标向特定贫困人口提供贷款资金和综合技术服务的信
贷方式。黄蕊(2008.1)认为,商业化是小额信贷的必然趋势,中国开展商业化小额信贷
具有广阔的前景。王锦旺、杨兆廷从经营机制上分析了小额信贷公司的创新性,认为其实
现了制度创新、投资主体创新、组织创新和服务对象创新;同时,他们也提出了存在的问
题,尤其是风险控制和信贷专业技术方面还要不断加强(《农村经营管理》2009.3)。在小
额信贷机构的盈利性和风险性方面,杜晓山教授也做了相关统计,以河北易县为例,扶
贫社每年可支持 5000 户左右,直接受益人口达 65000 余人,累计发放贷款 6000 多万元,
还贷率达 90%多,每年纯利润几万到几十万不等,这位小额信贷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