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论文

关键词:

 

 

 

 

风险管理 考核指标 奖惩制度 经济资本 风险度量

  论文摘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的商业

银行

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如

何进一步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显然是迎接这些机遇和挑战的必备条件。文章就我国的
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现实状况提出了相应的改进
建议。

  

2003

年 5 月,中国银监会公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概述(即 Basel1 第三稿)。新协议不

仅以最低资本要求、监管检查和市场约束(信息披露)等三大支柱取代了旧协议的单一资本
充足率要求,而且最低资本要求中不仅包括原来的信用风险和加权风险资产,还包括对
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量化。中国银监会明确表态,至少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 1O 国集团
于 2006 年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几年后,中国仍将执行 1988 年的协议。这说明,中国银行业
目前的风险管理水平与国际大银行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水平,是未来几年银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起步相对较晚,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从高级管理
层到基层网点的普通职工呈现逐级递减趋势,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从总行到基层行呈
现逐级弱化趋势,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具体有以下诸种表现。

  1.过分追求业务指标,忽视风险管理

  规模决定市场占有率,所以商业银行经营总资产的大小是决定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
因素之一。由于政策、市场或传统心理等方面的因素,我国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展较为
缓慢,这就使得众多商业银行不得不将利润的增长点更多地放在贷款业务上。与此同时,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和企业对银行资金的旺盛需求使得银行信贷扩张。另外由于市
场竞争激烈,一些基层银行领导经营指导思想不正确,重贷款客户的抢夺轻贷款质量的
管理,不严格执行信贷管理规章制度,导致降低标准发放贷款,形成信贷风险。

  2.尚未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对资产风险的重组、转化、清收、处置等
事后管理上,而对风险资产的事前、事中的防范控制做得不够。各个业务部门对各自业务
的风险状况分头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目标和风险信息沟通;风险管理部门对于分散在
各个部门的风险管理并未起到检查和督导作用。不良贷款边清边冒的问题比较突出。

  3.风险识别和管理手段落后,缺乏事前风险防范预警机制

  国外商业银行事前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较为完善,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

金融

工程

等先进方法,达到了对风险管理全过程的全面监督和控制。而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没有
专门的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风险管理长期以来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量化分析,在风
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科学性不够,对于早期风险的防范仍是一片空白。

  4.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责任不明晰,风险管理执行力度较弱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不能适应银
行审慎经营和银行业监管的需要。银行内部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内部控制法规制度及操作
规则,不少制度规定有粗略化、大致化、模糊化现象。我国国内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长期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