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试论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功能作用施工技术
  摘要:现代的工程建筑既要追求工程的质量又要追求的速度,裂缝的产生则给施工
的时机选择带来了制约作用。但是,通过后浇带的技术控制可以有效缓解因混凝土结构出
现的施工裂缝。本文将对后浇带的定义、特征和主要功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现后交
代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效果。本文第三部分将对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和在施工中出现的各种

 

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后浇带是一种防裂缝措施。由于钢筋混凝土在不同的温度下收缩的程度和膨胀的程度
不同,产生有害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在结构设计和施工规范的约束下对墙体、横梁、
和底板进行留设施工裂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多个部分,通过构建的自然物理收缩或膨

 

胀的原理,在一定的时间之后进行混凝土的填充,将多个结构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后浇带的特征是:可以根据结构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浇注;后浇带的强
度一定要比其联接的构建部分高;对待模板的消耗措施上,后浇带要防止新老混凝土因

 

施工时间的不同而产生构建裂缝。

 

  一、后浇带的主要功能
  后浇带能够克服因温度差引起的构建收缩,对于各种已经建成的混凝土结构,如果
是在温度较低的季节施工建造的,那么随着季节的变化,一旦温度升高,混凝土结构的
内部就会产生温度的应力,对构建形成向外的挤压力量。一旦超过限度,混凝土构建中就
会出现裂缝。在混凝土结构建成之前对温度应力的考虑能够事先进行裂缝的预留,再在一
定的时间(混凝土内部硬结收缩完毕后)进行后浇带的浇筑,就可以做到保护构建整体

 

性的作用。
  后浇带的设置能够解决因基础设计和裙房结构组成整体的问题。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
构和基础虽然在设计时是一个整体,但是考虑到建筑队地基的重力影响引起的沉降,必
须设置后浇带。用后浇带将这两个部分分开,通过沉降量计算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后浇带
的设计之前要对整个裙房结构和基础的强度进行核对和计算,对由于连接成为整体后的
结构体的后期沉降引发的内部应力进行计算。一般的施工顺序是先对建筑的主楼施工,再

 

进行裙房的施工,最后进行后浇带的浇筑。

 

  二、如何设置后浇带

 

  (一)注意间距的合理性
  在图纸上如果有留设,必须按照图纸的设置进行后浇带的施工。图纸上的构建间距不
一定要按照图纸上的来留设,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的矩形建筑物后浇带的艰巨不超过
40 厘米,而最小的距离则根据不同地区的四季平均气温而定,但不小于 30

 

厘米。

 

  (二)注意宽度的合理性
  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结构的整体性,但并不是要将结构整体进行切割为若干毫无
联系的板块。对于楼板或基础来说,起受力作用的钢筋在通常情况下是不允许切割断开的,
这既是保证结构的整体性的要求,也是保证施工安全的要求;如果后浇带的跨度设置确
实很大,需要切割受力钢筋,那么在浇筑后浇带的过程中要将其焊接联接,这是为了避
免楼板两端受力过大形成下垂变形。后浇带的宽度的要求一般超过 10m,不少于 7m  

 

  (三)后浇带的位置选择
  后浇带适宜选择在混凝土构件受力最小的部位。一般剪力墙的中部是不设置后浇带的。
梁和板的反弯点附近是最好的位置。这里避免了因弯矩和剪力过大而导致的构建自身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