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试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

摘要:水电在清洁可再生能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针对我国水电资源利用现状,
指出我国能源结构的改善、环境保护的作用以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给环境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环境保护

一、我国水电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949- 2000 年我国水电资源累计开发装机容量和电量以及占电力工业总装机容量和

电量的比重。

全国水电装机容量从 1949 年的 16.3 万千瓦, 至 1999 年底达 7297 万千瓦, 占可开发装

机容量的 19.3%,2000 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 7935 万千瓦, 占可开发水电容量的 21.0% , 占
电力工业总装机容量的 24.8% 

“ 

。我国从 八五 计划开始, 执行 12 大水电基地建设计划, 计

划总装机容量为 2.1 亿千瓦, 占水电可开发容量的 55.6%; 年发电量 1 万亿千瓦时, 占可发
电量的 52.1%。现已开工和完成了一批大、中型水电站。例如, 2000 年在建的大中型水电站
装机容量 2424 万千瓦, 其中包括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 1820 万千瓦。12 大水电基地建设的
完成, 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水电能源状况。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1.1 环境效益
当前,在全国电力中,煤电大约有 74%的比例,在我国,它成为主要电源。但是在煤

炭在大量燃烧的过程中,对环境也带来了严重的损害。在通常情况下,每 1t 原煤燃烧,
就会产生 CO20.61t,SO20.018t,0.31t 的粉尘以及固体废物。若将经济可开发的水电资源
2.96 亿 kW 开发利用, 按目前水平, 每年可减少燃煤 5.8 亿 t, 则可减少 CO2 排放量 3.54 亿 t, 

少 SO2 排放量为 900 万 t, 减少灰渣排放量 1.8 亿 t。

这不仅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降低酸雨危害和提高环境质量, 而且每年可节约煤炭资

源开采量 5.8 亿 t, 同时也可减少煤炭开采过程中造成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面塌陷、滑
坡、泥石流、地下水位下降、剥离石渣、煤矸石堆放占地及煤炭运输时道路修建占地等生态
环境问题。

1.2 供水、灌溉效益
在季风气候的影响下,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都会出现不均匀的现象,通

常情况下,在全年的总降水量中,5~10 月的汛期降水量会在其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若
是在水库中没有设置蓄水池,那么有很多地区就会在这种环境下,缺乏水资源,使生存
和发展出现问题。修建水库,会使在全年内的径流得到更好地调节,这样的话,人畜饮水
和工农业用水量就会得到很好的保障。

1.3 减灾防灾效益
水库运行可以调节河川径流, 控制河水水位、洪峰, 提高抗御洪、涝、旱等自然灾害的能

力, 降低灾害的危害程度, 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及生物的生存环境。

1.4 人工湿地效益
水库修建形成的人工湖泊, 使得人工湿地增加,为依赖湿地栖息的动植物提供了生存

条件, 可增加局部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提高水域的综合功能。人工湿地的形成, 可改善当地
的小气候, 使降水量增加、无霜期延长、温差缩小、湿度增加。另外, 修建水利水电工程, 在重
视工程设计与环保的前提下, 水库周围变成风景旅游区和水源保护区, 筑坝可使河道两岸
贯通, 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带动当地旅游业、养殖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