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在工程项目实施过
程中,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管理活动,以达到
强化经营管理,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水平,降低工程成本,实现目标利润,
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目的的过程。由此可见,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积蓄财力,
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着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
造成成本支出大,效益低下的不良局面。本文针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

   

       任何管理活动,都应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才能取得成效,成本管理也不例外。
成本管理体系中专案经理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成本管理及专案效益方面对施工企业局
(处)长(总经理或董事长)负责,其他业务部门主管以及各部门管理人员都应有相应的责任、
权力及利益分配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加以约束和激励。而现行的施工专案成本管理体制,没有
很好地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有些专案经理部简单地将专案成本管理的责任归於成本管理
主管,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例如某工程项目,因质量问题导致返工,造成直接经
济损失

10 多万元,结果因职责分工不明确,找不到直接负责人,最终不了了之,使专案蒙

受了巨大的损失,而真正的责任人却逃脱了应有的惩罚。又如某专案经理部某技术员提出了
一个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爲专案部节省了 10 多万元的支出,此种情况下,如果不进行奖
励,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技术发明人的积极性,不利於专案部更进一步的技术开发,也
就不利於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1.2 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质量成本"

是指爲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

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

"质量成本"

分爲内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等引起的费用)、外部故障

成本

(如保修、索赔等引起的费用)、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 4 类。保证质量往往会引

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
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习惯於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
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
企业资本积累不足;专案经理部却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虽然就单项工程
而言,利润指数可能很高,但是因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
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不良影响。

   

       1.3 忽视工程项目"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工期成本"

是指爲实现工期目标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工期目

标是工程项目管理三大主要目标之一,施工企业能否实现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誉的重要条件。
工程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我国施工企业对工期成
本的重视也不够,特别是专案经理部虽然对工期有明确的要求,但对工期与成本的关系很
少进行深入研究,有时会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

   

       1.4 专案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

   

       目前,我国的施工专案经理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在专案内部,搞技术的只负责技
术和质量,搞工程的只负责施工生産和工程进度,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点验
工作。这样表面上看来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但专案的成本管理是靠大家来管理、去控制的,
专案效益是靠大家来创造的。如果搞技术的爲了保证工程质量,选用可行、却不经济的方案
施工,必然会保证了质量但增大了成本;如果搞材料的只从産品质量角度出发,采购高强